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42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33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先秦史官与史官文化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从巫祝系列中提升出来是从记事和记言开始的。《周易》一书除了出自巫祝之手外,还有史的参与。入周以后,周公“制礼作乐”,提高着史官文化的质量。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士阶层参加到修史的行列,将史学从史官的手中解放出来。他们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开创了史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2.
柳永《乐章集》与北宋东京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词人柳永的<乐章集>里,有很丰富的民俗内容.他对北宋东京的岁时民俗的描写,对东京的歌舞声妓等乐俗文化的叙述,不仅拓宽了宋词的题材领域,而且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北宋东京的民俗现象,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可是长期以来,研究柳词的人不关心其中的民俗,研究民俗的人则不熟悉柳词,这不能不说是学术研究上的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83.
鸿都门学是由汉灵帝独立发起并组织的 ,其初衷和实际并不是直接针对党锢之士的 ,而是针对东观、太学等清流士人 ,同时也是针对宦官集团的 ,因此鸿都门学是汉灵帝执政时代的第三种政治势力。它介于清流与浊流之间 ,是汉灵帝试图依赖的一种新兴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84.
张东荪在 2 0世纪 4 0年代前后对知识分子自身角色与使命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与深入的剖析 ,他既肯定了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在社会各个层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指出了这一阶层自身存在的弊端 ,认为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 ,知识分子应根据时代要求 ,既要保持传统士的品节 ,本着自己的信念与良心 ,发出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的、强有力的声音 ,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服务于整个社会与整个文化  相似文献   
85.
春秋时期,新型之士兴起,从而使朋友作为独立一伦,开始从宗族血缘关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从修身、齐家、治国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了交友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其社会政治价值,提出了交友必须遵守的的原则和规范,即遵循礼义、诚信、忠恕之道。这些思想不仅具有创始性的意义,而且对中国的人际交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消费方式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变化,催生着消费方式的变革.伴随社会财富的积聚、商品经济的繁荣,各级各阶层尤其是中上层的消费欲望被大大刺激起来,人们的生活从生存型自给性消费占主导地位,逐步发展到享受型商品性消费甚至奢侈性消费占重要比重.纵观唐代社会生活,世风皆以侈靡相高,人情多以放荡为快,从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到歌舞娱乐的精神生活,高消费、尚奢华成为大众的消费倾向.娱乐服务业尤其是青楼妓业的消费异军突起,成为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盛唐奢侈性消费结构中最为突出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87.
一位绝代佳丽的文化命运遭际--谈三个王昭君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君在马致远、郭沫若和曹禺的笔下分别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马致远的《汉宫秋》里 ,她是一位富有民族节烈光环的明妃 ;在郭沫若的《王昭君》里 ,她是具有叛逆意识的娜拉 ;而在曹禺的《王昭君》里 ,她又成了肩负民族和解使命的阏氏。这不同的形象 ,分别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不同时代精神的映现。但这三个形象有一点相同的是 ,她们都是中国传统的“士”的精神的载体 ,不过这种“士”的精神只是一种守成性的 ,而不是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88.
“士”具有二重性,即依附性和自由性;隐士典型地体现着自由性,其行为方式的突出表现为“隐逸”;“隐逸”有“隐”与“逸”两个不同的方面,逐渐产生了道家隐逸哲学,并形成了道家隐逸哲学不同的派别。  相似文献   
89.
彭定安 《理论界》2008,(12):1-1,F0002
叔弓同志年届七十有五,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近期收集散逸聚为文集,实在是一件可赞可贺之事。他约序于我,我以多年交往之谊白当应命,但仍踯躅以为僭越。然而,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我只得勉力为之。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