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7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人才学 | 2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87篇 |
社会学 | 59篇 |
统计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逆向避税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采用的主要避税方式。外商投资企业把利润逆向转移到境外高税区,追求的是资本转移及逃避预期风险等非税收目标。这给国家和中方投资者带来了双重的经济利益损失,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应通过完善法规等,有效防范外商投资企业的逆向避税问题,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262.
基于区位优势的外资聚集机理表现为通过前期入驻外资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产业关联和社会关系移植等方式吸引新的外资企业进入,外资企业共同的区位选择导致了聚集形成。建构包含当地制造业基础、第三产业基础和特定地理位置因素的外资流入量模型。根据山东省各地市外资分布情况,实证研究发现,地理位置、制造业产出规模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对于外资进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3.
264.
随着企业跨国战略的实施,外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丈化差异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及企业丈化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外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整合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265.
266.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轰鸣声就开始将历史加速。工人阶级也随之被推向前台。成为建设时代的主力军。在我国。工人也受到高度肯定和尊敬。工人们曾经豪情万丈地高歌:咱们工人有力量!
然而。随着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的处境也随之急剧变动。这些变动在我国表现为:外资在华企业大量涌现。雇佣大批中国工人;农民工成为“蓝领”的主要成分;国企改革。大量国企职工下岗。成为了新弱势群体。
在这一背景下。一批心系工人命运的维权活动家成长起来:政府工人组织敦促在华外资企业建工会。在新的环境和背景下继续为工人争取权益;农民工自己组织起来维权。在争取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进步。求发展。力图融入城市社区。实现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共生;知识分子深入到老工业基地。调查研究下岗工人面临的困难问题。与下岗工人同呼吸共命运。带给了他们鼓舞和希望;
港台的工人维权则走得更远。不仅为自身利益奋斗。而且使工运与公民精神接轨。与国际接轨。思考大方向、大问题。向现代化、专业化层次迈进。公民意识的提高与社会政治文明的发育程度相辅相成。
全球化时代各国工运发展轨迹。使我们看到中国工人维权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67.
选择中专学校,意味着我要在19岁时成为一名工人;选择化学工艺专业,意味着我未来的职业被限定在化学工业行业内;选择外资企业,意味着我必须不断提升竞争力来适应优胜劣汰的环境。我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成为收获的一天。 相似文献
268.
虽然我没有读大学,但我同样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一展宏图。选择中专学校,意味着我要在19岁时成为一名工人;选择化学工艺专业,意味着我未来的职业被限定在化学工业行业内;选择外资企业,意味着我必须不断提升竞争力来 相似文献
269.
震后两周,中国普通民众对死难同胞的悲悯之情演变为企业界头顶的巨大压力,许多捐赠较少、行动较慢的企业遭到网民激烈的攻击。中国现代化百年进程行至今日,大部分民众的产权观念依旧淡漠,无法理解恪守西方商业伦理的跨国和本土精英们的行为,也不愿尊重全球化时代的商业游戏规则。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表现,而是中国和西方价值观冲突的体现。跨国公司进入新中国30年来,尽管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把握有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远远不够。说实话,国民本不应以捐钱的多少论英雄,但在现实语境下,又不得不以钱的多少排座次。这是一个矛盾,但矛盾里折射出来的,非国民之狭隘世界观,恰恰相反,它彰显出来的,是国民宽广的慈善心。这种慈善心一方面助推企业自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最终获取国民认可;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国民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强烈期待。 相似文献
270.
基于2007年区分内外资企业的非竞争型能源投入占用产出表,本文测算了我国工业内、外资企业的直接综合能耗强度与完全综合能耗强度差异,并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用于满足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时,工业各部门内、外资企业的完全综合用能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内、外资企业的用能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就单位产值的完全综合能耗而言,外资企业比同部门的内资企业要低10%-40%左右。因此,在满足同等比重的最终需求时,外资企业比相应的内资企业耗能更低。特别是在出口的生产上,外资企业在满足了我国61%的商品出口需求的同时,其完全综合用能仅占出口用能的53%。该测算对我国相关工业技术节能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