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清初遗民诗的文化意蕴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遗民诗作为遗民心灵深处的律动 ,是特定时代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充分展示着民族文化顽强不屈的内在精神。清初遗民诗的丰厚文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郁愤与抗争 ,生于忧患、死于清贫的忧患意识 ;二是孤独与寄托 ,生死不渝、坚守气节的人格精神 ;三是审美取向 ,虽生犹死、痛愤凄清的悲凉意蕴  相似文献   
32.
具有楚人个性气质的沈从文,在其湘西小说中对楚文化精神表现出特有的文化体认。这便是:崇尚自然、活泼灵动;热爱生命、尊崇人性;感世伤生、沉郁忧患;神秘奇幻、浪漫诡谲。  相似文献   
33.
3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这句经典玄言,用来形容孙犁的一生,实在意味深长。孙犁身体赢弱,自小脑疾如影随形,尽管一生跌宕起伏,经历坎坷忧患,却能活到九十几岁的高龄,说怪不怪,他的养生说无道却有道。  相似文献   
3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5-10
毛泽东一生忧党忧国,忧患是其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色。在每个历史关口,毛泽东总是从强烈的忧患意识出发,对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并以此作为强化党的建设的依据,不断探索党夺取革命胜利、永葆革命本色、确保长期执政的道路,在消除忧患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毛泽东的忧患意识来自于他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信仰和对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无比忠诚的信念,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充满了不畏挑战、敢于并善于解除忧患的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36.
周武王作为推翻商纣王暴虐统治的君主,其功绩成为先秦典籍津津乐道的对象,其形象在众多的歌颂声中逐渐有了共有的旋律与重音.但是先秦典籍对周武王的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少连贯性.<逸周书>完整记载了武王的一生功绩,使得武王题材的故事有了拓展的空间.与先秦典籍侧重对武王丰功伟绩的歌颂不同,<逸周书>在记述武王功业的同时,主要围绕武王夙夜忧勤的状态来描写,凸现出一个夙夜忧患、兢兢业业的君主形象.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鲁迅小说中对几种社会底层人物形象的刻画入手,一方面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一些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与奴性意识,另一方面则对他们抗争无果,无法摆脱命运束缚的悲惨现状进行揭示,展现了旧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与压迫,反映出鲁迅小说中"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出发点。分析鲁迅笔下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即使在今天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背景下,仍然有着警醒和思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发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话语权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分量、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令国人感到欢欣鼓舞,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大增。但也令有些人忘乎所以、盲目乐观起来。似乎神州大地到处莺歌燕舞,繁荣富足景象,形势一片大好。  相似文献   
39.
李慎明 《中华魂》2013,(23):18-20
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暨《毛泽东读书十法》《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忧患百姓忧患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座谈会,深感用这种特殊办式纪念、思念和怀念毛泽东同志,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深刻凝炼的理性语言影响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方方面面。本文就《周易》对于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人生观和文艺观诸层面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试探索《周易》思想语言对于民族心理意识及民族文化和民族话语形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