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41.
18世纪中国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步入前所未有的盛世,北京亦成为与欧洲交往最为频繁的东方帝都。欧洲通过传教士、外交使节、贸易往来与北京保持密切的关系。但当时中欧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称,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了解的程度。来京的西方人士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进行评估,为西方向中国殖民开拓做知识准备。中国在当时的世界竞争中危机四伏,为19世纪出现的中西之间"大分流"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42.
张连义 《南都学坛》2004,24(3):62-64
贾平凹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满了忧患意识,其中,《浮躁》、《废都》、《高老庄》、《怀念狼》是其创作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鲜明地表现出其忧患意识逐渐发展的过程。《浮躁》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忧患;《废都》通过庄之蝶等文人的自恋与彷徨对作为道义承担者———知识分子的沉沦表现出担忧;而《高老庄》、《怀念狼》则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人类自身以及人的生存环境。总之,随着作家创作视角的开阔,其忧患意识愈来愈显现,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接近"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3.
孔见 《中华魂》2011,(12):54-54
据考,居安思危语出《左传·襄公十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后来,在《战国策》中有所提及,到了孟子那里,说的更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苏轼针对着面临西夏、契丹(辽)对宋朝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发表了25篇策论,其中就包括《教战守策》。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发挥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相似文献   
44.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高校中用物联网打造“智慧”型校园已经成为未来物联网发展的的重要方向,也是个高校实现管理提升的必要途径,文章通过介绍物联网新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阐述未来物联网在高校中的美好发展前景,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忧患。  相似文献   
45.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语,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亦非"死马当做活马医"的自我安慰,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与终极关怀。人能弘道的经验理性,参赞天地的责任伦理,忧患恻隐的不容已之情,事上磨练的生命试炼,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生存论和修养论四重意义上共同构筑起这一精神理念的思想基石。  相似文献   
46.
“七月”诗派与抗战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的一个重要流派。时代孕育并玉成了这个群体。他们坚持并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道路,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忧患意识为祖国而歌,深刻地描绘了民族的灾难、人民的悲苦愤怒的抗争,呼唤光明和春天。在艺术上不懈的追求,求真求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意象美与意境美的创造,朴实、明快、激越、高昂的艺术风格等等,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汤因比的文明忧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鹏 《唐都学刊》2002,18(3):51-55
斯宾格勒在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次敲响了西方文明的警钟。汤因比正是从对西方文明的忧患中展开其历史研究的。“挑战与应战”的原理是汤因比文明忧患论的积极发挥。晚年汤因比关注的范围由西方文明扩大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并付诸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级宗教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8.
杨洲 《社会科学论坛》2005,(2):41-43,34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的独创品格。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形象记录,在写作背景与主题上,有忧患、有战争与行军的艰苦、有国际形势压力下的思索有对浩渺历史时空的感受.无论在何种背景与形势下,作者的诗词总是洋溢着积极进取与斗争超越的自信、自豪及革命乐观主义,这就使他的诗词在整体境界上形成崇高、壮丽、乐观、明快的美学风格,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染。  相似文献   
49.
邓小平忧患意识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一位有"终生之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忧患意识主要包括忧国家落后、忧人民生活水平低、忧党的建设和忧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等几个方面。邓小平忧患意识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现实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忧患与解放思想的统一、忧患与乐观进取的统一、忧患与实干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50.
乡土情结是鲁迅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对故土的眷恋热爱和怨怒叛逆的情绪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结伴而来 ;缘于故土的忧患焦虑与苦闷孤独的情绪则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难舍难分。只有眷恋热爱和怨怒叛逆 ,才会产生深沉的忧患焦虑与浓重的苦闷孤独 ;只有忧患焦虑与苦闷孤独 ,才会有更执着的眷恋热爱和更决绝的怨怒叛逆。这些丰富复杂的情绪之间互相联系 ,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鲁迅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