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5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本文主要是对粤东的一个天主教教徒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报告,希望藉此帮助教内外人士更多的了解乡村天主教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212.
一、近代基督教、天主教在新疆的传播 (一)近代新疆天主教的传播 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是最先到新疆传教的西方教会组织,圣母圣心会从容不1878--1922年负责新疆的教区,1922年该教区交给了德国圣言会。  相似文献   
213.
盐井天主教史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2000,(3):51-62
关于西藏的天主教教堂及其信徒鲜有详实的记载。即使论者有片鳞只爪的叙述,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比如,1989年王永红先生在《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中断言:“天主教尽管在西藏活动了一百多年,但是既没有留下一所教堂,也没有发展起一户永久性的信徒。”①1990年,房建昌先生在《西藏基督教史》中进一步讲道:“目前,伊斯兰在西藏还有清真寺,基督教则完全绝迹了。”②显然,以上二位论者不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不仅是目前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而且还有740余人的信徒。本文试就天主教在盐井的传…  相似文献   
214.
明清时期华南海岛开发中权力和利益的纠葛错综复杂,显示了国家政权扩张与地方社会之间长期调适过程的实态。涠洲岛所在北部湾海域自古盛产珍珠,民间以采珠和渔捞为业。明代先后在涠洲岛和沿海地区添设采珠内监衙门、游击将军和守海水寨,竭力垄断珠池,打击民众非法私采。涠洲岛及其周边海域成为明政府与珠盗周旋角力的舞台。清代以后,涠洲岛上偷渡私垦活动屡禁不止;同时多股洋盗在粤西和安南之间出没,冲击海防秩序,使官府的海岛经营策略长期处于封禁和开放的两难境地。至清末法国传教士协助大批广东客民移居岛上,迫使清政府放弃封禁政策,涠洲岛稍具规模的聚落街庄得以逐渐形成,国家行政构架构最终在岛上稳固起来。基于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促成了涠洲岛生本土信仰与外来宗教、渔民村庄与客家聚落混融共处的独特的历史遗存和社会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215.
《求是学刊》2015,(2):30-36
在现代汉语言哲学中,台湾新士林哲学由于其独特的致思取向引起人们广泛的注目。其中,罗光通过自己的"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完成对儒家生命哲学的修正,实现基督宗教精神在汉语言文化语境中的合法言说,为天主教的本位化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16.
明末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通过传授天文、算法、地理等科学知识的手段,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在这些人中有的成为了信徒,有的成为了友教人士.林金水先生在<艾儒略与福州社会>一文中,根据明末福建著名文人曾异撰的一封书信,认为他师从传教士艾儒略学习历法,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者将曾异撰定位为友教人士.实际上,曾异撰与艾儒略虽然有交往的可能性,但通过材料考证和文本细读,时曾异撰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曾异撰艰难的生活状况、孱弱的身体使其不具备学习西方历法的精力,而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这一文化心理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时间上他不具备向艾儒略学习天文学的条件.故而可以得出结论:现有材料不足以证明曾异撰曾求教于艾儒略,更不能称其为友教人士.  相似文献   
217.
南亚各国:摇头礼——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人们相互交往时,往往彬彬有礼地摇头。他们的表敬礼俗是:向左摇头则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这恰恰与中国的摇头不算点头算相反。  相似文献   
218.
19世纪中后期,外国教会势力渗入中国的乡村社会,引发了村民之间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观念冲突。同治八年(1869年),梨园屯民教双方议分义学之地,教民获得包括玉皇阁庙基在内的三亩多宅第。在如何处理村庄公共财产———玉皇阁庙基这一问题上,民教双方围绕庙基是建庙还是盖堂的五次冲突,折射出了民教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和财产权观念上的分歧。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下,由于地方政府无法协调村社内部的矛盾,长达20多年的民教矛盾终于发展成为亲戚乡邻间的血与火的战斗。  相似文献   
219.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的宗教改革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的转型,在宗教改革的内涵、宗教改革与中世纪传统的关系、激进改革、宗教改革时期的罗马天主教会等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显著的理论突破,丰富和深化了宗教改革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0.
为了扩大天主教、基督教在新疆的影响,西方传教士在新疆开设了医院、学校、孤儿院等慈善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参与了近代新疆的社会救助,客观上对近代新疆的社会救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西方近代的救助理念传人新疆,新疆社会救助呈现出近代化发展趋势;传教士的宗教慈善救助也呈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