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翻译理论界有人认为奈达翻译理论包含一种奈达信息翻译理论。“奈达信息翻译理论”实质上不存在,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仅仅使用了“信息”二字,没有发展形成“奈达信息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较,奈达的翻译理论仅仅在术语上更现代,本质上没有突破性发展。奈达的翻译理论是面向信息的转换或变换,不同于香农的信息理论。香农的信息理论是信息通讯理论,面向信息的转移或传递。信息的转换或变换不同于信息的转移或传递。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信息”与香农信息理论中的“信息”处理者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奈达的翻译理论不可能建立在香农的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信息”指的是语言的意义和形式。  相似文献   
92.
文学翻译是人类跨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文化差异和碰撞而不可避免地会在文化转化方面遇到难题。美国的尤金.奈达提出的一系列翻译理论对解决这方面难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笔者着重就奈达的翻译信息论、对等论和读者反应论,详细探究了如何基于奈达理论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转化策略和技巧,以更加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与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3.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围绕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作形式正在发生快速的变更。按照哈特和奈格里的观点,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劳动已经被新的后工业形式的劳动所取代,这些已经不能通过马克思所阐述的以工业模式为基础的劳动理论来理解,我们需要崭新的关于“非物质的劳动”和“生态政治的生产”之概念。然而,哈特和奈格里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评是错误的,他们关于后工业社会劳动理论的阐述是混乱且无用的。适当地理解并且恰当地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将会继续提供一种在现代世界中了解劳动本质的更为恰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
石海军 《南亚研究》2007,58(1):52-58
借鉴奈保尔和查特吉的相关看法,本文考察了甘地种姓思想的成因,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种姓制的瓦解与现代印度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复杂的、与种族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种姓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95.
以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为理论基础,对奈保尔2004年新作< 魔种>与此前的作品<半生>进行比较分析来探寻奈保尔本人的双重文化身份所导致的双重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危机.对奈保尔的创作作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介,指出后殖民作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无法真正地、彻底地走出文化流亡者的窘境,也没能突破其独特文化身份的局限.对于奈保尔创作陷入瓶颈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留下了进一步思索和探求的空间 .  相似文献   
96.
陈瑜 《社会科学》2022,(7):58-68
除了君主主义和共和主义的传统解读之外,马基雅维利在以葛兰西、阿尔都塞、奈格里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呈现出了另一种激进主义的面相。面对四分五裂的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并非从价值层面去构建一个理想政治共同体的模型,而是从经验层面思考如何从无到有地创制一个新的民族国家。这样的政治计划拒斥了一切超验的决定论因素,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实践和革命的维度,也成为葛兰西、阿尔都塞、奈格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因而,马基雅维利的价值并非是提供了一种关于政治的一般理论,而是揭示和阐明了一种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即如何在士气低迷和极度沮丧的时刻,仍然保有对一个新世界的向往并思考如何去创制它。  相似文献   
97.
红尘客栈     
“我有颗流浪的心,总妄想有一天去放浪天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念及此常常把自己感动得要哭,可悲剧的是,第二天照样乖乖地早起去上班。”许多人的内心或许都曾涌动过这种不安,我也一样没逃得过。虽不至于感动得要哭,可衍生的伤感却可以延续到第二天的中午。害怕像奈保尔笔下的威利那样,人生过半之后回过头才发现:“人生最好的部分已经过去,我却什么也没有做。”  相似文献   
98.
正被誉为中国的保尔、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吴运铎同志曾经讲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事实说明,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事业追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的内在动力,也是正确对待名利地位的前提条件。不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事业而奋斗之中,那他就不会计较眼前的利益得  相似文献   
99.
以奈达的“翻译四步骤”(分析—转换—重组—验证)为研究视角,分析汉语新词新语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列举目前新词新语翻译现状及其成因,旨在揭示译者从原语思维到译语思维的转换,需要参照平行文本,生成并优化译文,进而提出新词新语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0.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注重读者对译本的反应。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最贴切自然的对等翻译应该使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的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通顺度、语言特点、语气及背景信息的传达四个方面将《致蒋经国信》的张培基重译本与原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张培基如何在这几个方面实现功能对等,能够使人们从中吸取汉语作品英译的成功经验,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