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21世纪仍然强调加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关注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创设自由民主的心理课堂氛围等方面来阐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2.
郑永 《北京纪事》2015,(2):31-33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木工,没有专业技术指导,更没有一点参考资料,凭着好奇心、凭着一对慧眼的观察和一双巧手的精雕细琢,在业余时间手工做出了100多件乐器,每件乐器都能演奏出美妙绝伦的乐曲。更奇特的是,他还能用家里种植的葫芦,制作出造型各异、音色不同的“葫芦琴”。他所制作的乐器除了自己玩,更多的“劳动成果”是送给喜欢乐器的乡亲和朋友。  相似文献   
53.
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小学、初中九年的语文学习且已少有新鲜感缺乏激情之后,高中语文教师该怎样充分利用学生换了一所学校、换了新的老师、有了一点对新的学习生活的新奇的契机来重新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激情呢?我认为,抓好语文的第一节课,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来上好第一节课,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这个语文老师和他(她)的这堂语文课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无疑是相当的好的。我是这样上我的第一节语文课的:  相似文献   
54.
孔雀的悲哀     
正在上班,一个同事神秘地对我说:“做一个心理小测验如何?”“说吧!”我的好奇心顿起。“有五种动物,听好了: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里探险,带着这五种动物,一路上险境重重,你不可能将它们全部带到最后,你不得不将它们一一放弃,你会按什么样的顺序放弃呢?”  相似文献   
55.
冰秀 《家庭科技》2013,(10):24-24
告诉孩子我不会,并不会破坏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给她以积极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好学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这会让其受用一生。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好奇心特别强,每天只要一睁开眼睛,她就不停地问这问那,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鸟为什么会飞翔?秋天为什么会落  相似文献   
56.
成锡锋 《决策探索》2009,(17):80-80
最初的读书兴趣源于好奇,因为书可以满足好奇心。而后来则更多了自觉的因素,因为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谆谆告诫,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列宁“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话,更进一步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于是,工作多年我读书不辍,书给我以营养,哺育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57.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绵延的过程,从它伴随人类产生的原始状态与人的原始思维模式等诸方面分析,可以探知原生态和诗性是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而最能体现这两大审美特征的是民间文化.劳动大众在自由状态下真纯不羁、天籁自鸣和率性而发的情与意的抒发,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原生态特性;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崇高情感的原始诗性在历史长河中自然融入并积淀在各种民间文化形态之中.对原生态与诗性的阐释与发掘将对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春天来了,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万物开始萌动,生命开始启航。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周而复始,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眼下,今年的初三毕业生们在经历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将要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并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和分流——到底是选中等职业学校,还是上高中?他们第一次有了关于自己未来的心事。没关系,静下心来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也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9.
冠豸 《当代老年》2008,(8):24-25
江炳生大哥是我至今见过面的年纪最大的网友。我们同在一个文学论坛混了一年多。先是熟悉他的文字,联系后,才知道我们居然住在同一个城市。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精神状态很好,也健谈,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60.
《经理人》2005,(1):108-108
当接通中国经理人网第100000名幸运会员的电话时,我听到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她叫黄红霞,是中国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部管理成员之一。就是她,在2004年12月15日15点31分,成功注册为中国经理人网的第100000名会员,并获中国经理人网精心准备的一系列礼物。意外地获知这一喜讯,她欣喜万分:“这么幸运啊,太好了!”怀着跟众多网友一样的好奇心,我开始聆听黄红霞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