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姜白石词独诣之美,在于舒发灵心秀怀之思,极尽要眇馨逸之致。其以出于江西诗派的手笔匡救妩媚之气,用含蓄蕴藉以弥补粗犷嚣喧之风,凭硬笔高调独铸清劲、隽淡、峭拔之境,为前人词中所未有。其立意取向理趣,章法专主疏宕,诗意的空濛提供了回旋之余地,造成一种清空境界,“雾里看花”实为其魅力所在。从艺术美感而言,显示出清简、和永、秀洁的“中和之美”,乃“自有一家之风味”。在中国人文化心灵的发育史上,白石词代表了中国词人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成熟直至强化的一种过渡。  相似文献   
12.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在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思想中渗透着佛、道二家相融并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趣,反映了宋代文士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性格。文章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姜夔的佛禅思想做分析,进而对姜夔思想和心灵世界中的佛禅因素及南宋文士佛禅因缘背后的文化现象做了解和探寻。  相似文献   
13.
谭宇宏 《学术交流》2007,(9):144-147
相对于周邦彦词、辛弃疾词,苏轼词对姜夔的诗词创作影响更大。这不仅表现在二人均心仪"晋宋风度",还表现在二人的词作均题材丰富,风格清雅。然而,虽然白石词在继承东坡词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发扬了其情致高雅的一面,但由于重于"精思"、运笔雕琢,遂不似东坡词那样浑融自然、感人至深。而东坡填词之所以能够"不复措思",与其深谙"无住"之禅理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姜夔一生与佛家的因缘并不深厚。  相似文献   
14.
词前的小注或小序叫做题序。宋代题序从张先到苏轼 ,再到姜夔 ,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演进过程。它从简单地说明作词的时间、地点 ,到描述作词的缘起、背景及阐明词意 ,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可独立成篇的微型散文。题序与词本文交融一起 ,珠联璧合 ,相映成趣 ,大大丰富了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5.
16.
花之易落如娇弱的女子命运,红颜易老;人之青春壮志一如草木,在季节的流逝中逐渐消磨。迟暮情结牵动着自古文人的情绪,年华老去而一事无成便成了他们最常吟咏的主题。花开之有限,才华施展之时同样有限,限定了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也限定了文人志士报国的年华。姜夔吟咏花木美女,除了对女性命运同情之外,也或多或少表露了他从女性易逝的青春中对自己仓促人生的威叹。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立意、风格、章法、语言等方面,姜夔的诗词都有着强烈的创新性,因而诗词俱佳,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余之诗,余之诗耳".  相似文献   
18.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是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文学批评史和诗论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其诗学理论体系,将零散的诗论分类,从创作论、作者论和接受论三个方面阐述,使之成体系。创作论中按照诗歌创作的步骤,从积累到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分别归纳;作者论通过杜甫和陶渊明这两位姜夔推崇的诗人看姜夔评价好的诗歌作者;接受论从审美和批评两个角度看诗法和诗病。  相似文献   
19.
押韵是写诗作词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因此就有对其用韵情况的考察及研究。通过对宋代词人姜夔的词进行穷尽式的考察,试图揭示姜词用韵的具体情况,并将其与唐代温庭筠词,元代王恽词用韵情况进行比较,以显示姜词与前后代作品中用韵的差异以及不同时代诗词用韵情况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姜夔在青年时期曾与合肥一位擅弹琵琶的歌女相恋.夏承焘先生<合肥词事>一文,对姜夔此段情事进行了详尽的考索,并指出姜夔词中之梅花意象与其离别之时正值梅花盛开有关.近有陆红颖《姜夔梅词缘于西湖情事补正》一文,对夏先生的观点提出异议,并继而提出姜夔的梅词与其西湖情事有关.然其文中对于相关史料的理解有误,姜夔有西湖情事的观点并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