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晏几道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艳情词的抒情旧套,在大量词作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倾吐对女性的真挚情意,其情词呈现为三个分主题:深情缱绻,获取高峰体验;无奈分离,吞咽“情殇”苦水;痴心无悔,执着于真情挚爱。这三个分主题同样贯穿于吴文英和姜夔的情词中,宋词史上形成了男性情词的三座高峰。  相似文献   
82.
姜夔于唐宋词坛别立一宗,80余首存词显示了其词的创作的杰出成就,奠定了其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一定意义上讲,词人是在以词写志,在白石词中,姜夔对自己的形象所作的定位及其努力塑造的正是雅士的形象.不惟如此,姜夔还为后世树立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范型,成为影响后世词的创作的两种主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3.
许贵文 《理论界》2006,(9):150-152
本文对金文明先生关于绍熙二年(1191)姜夔只身过垂虹的论断进行驳证,指出其持论和理由如对“寻”字、“曲终”、“一舸归”的诠释及《砚北杂志》文句的改动,多为主观臆测之见,而无确证。作者考定,姜夔并非只身孤舟过垂虹。  相似文献   
84.
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有着明确的分工,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这种风尚在姜夔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由于时代等原因而引志入词,姜夔仍力求词的当行本色,因而其诗、词思想内容各有侧重。其主要表现词多写恋情,忧民忧贫之情只见于其诗;词中多咏物之作,诗中多亲情酬赠之作。这种不同主要源于其对诗词分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研究姜夔词作的众多学者中,对其《淡黄柳》一词的"小桥宅"句往往有不同见解.如夏承焘先生等诸位学者认为"小桥宅"指"合肥词事"中弹筝之妹所居,"桥"为姊妹姓氏;郑文焯先生则认为是"赤阑桥"姜夔客居处,"桥"为"赤阑桥",但语焉不详.而通过结合各种文本及史料的传统文史研究方法,从姜夔诗词及史籍中互为引证,以郑解为是,认为"赤阑桥"为解读姜夔"合肥词事"之要.  相似文献   
86.
姜夔是词史上名符其实的经典词家,但在明清两代词史上的地位跌宕起伏。在明代姜夔的经典地位全面失落,清代则一跃而成为词坛第一号历史人物,获得了空前的地位。明清两代文人词学观的差异,是决定姜夔词史经典地位嬗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姜夔以江西诗派清劲瘦硬之健笔,来改造晚唐以来温、韦、柳、周靡曼婉媚之柔情,变香软为骚雅,洗丽为淡远。创造出一种峭拔、隽淡、清空、旷远的境界。宋词的雅化达到顶峰,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具有颇高的美学“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88.
皎然对"气象"和"韵"方面的要求外在的气势格局和内在的意度韵度可以说是时作者最高的审美要求,"但见情性,不睹文字"揭示的是一种超然的神妙境界和思想,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论、艺术辩证法与审美境界等方面;南宋姜夔提出的"韵"论思想与皎然的思想有诸多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他对"气象"、"韵度"的论述、"词意论"以及审美境界方面.  相似文献   
89.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创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90.
滕春红 《唐都学刊》2001,17(3):90-93
辛弃疾、姜夔同为南宋大家,二人咏花题材的作品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同为咏花,辛词清雄、沉郁;姜词清空、流美。同样都有刚柔相济的特色,辛词多托家国之思,姜词饱含身世之感。另外,二人咏梅词作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