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民族学 | 18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6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64篇 |
社会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51.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较之前代 ,这一时期婚姻观念表现出的特点是 :婚姻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带有普遍性并深入人心 ,同时两性伦理则表现为严格强调男女有别 ,对女子特别提出劝勉以贞的要求。战国婚姻观念的形成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内在动力的 ,而富国强兵则是战国婚姻观念形成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53.
倍受社会和群众关注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2003年8月18日正式颁布,新条例分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和婚姻登记证、罚则、附则等共六章二十二条。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对于保护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54.
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陈望道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流.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从"总体解决"的维度提出了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国家方案",其核心要义在于把青年解放系于国家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前提之下.陈望道在秉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制度性障碍是旧式婚姻制度,青年解放的基础在于冲破传统家庭对青年婚恋的束缚,让青年获得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就是陈望道关于青年解放的"微观方案".陈望道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早期发生域,并在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展现出全新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55.
万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1):38-40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渊源于我国远古传说的五帝时代,它是以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为基础的,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至周代才定型下来.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渊源、基础及确立进行梳理,以使读者对这个与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国家帝王婚姻制度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56.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男权为核心的等级制社会,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决定了男女两性之间特殊道德关系的形成,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其存在价值只有在服从并保障男权永远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吴组缃的<菉竹山房>通过二姑姑的人生悲剧真实再现了旧中国男权社会的黑暗现状,并触及女性悲惨命运的最触目惊心之处,多角度地批判了封建顽疾对人性的禁锢、生命的摧残.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作者首先从女性视角对畸形的婚姻形式--冥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封建婚姻制度就是扼杀无辜生命的祭坛.其次,从政治的层面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指斥,深刻揭示了宗族观念对男权的强化最终使女性成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再次,从人性的角度无情鞭挞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反人性,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是奴役女性的精神枷锁,从而彻底否定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7.
杨德亮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1):53-57
婚姻制度与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紧密关联.婚姻制度是族群和族群意识有意为之的结果,婚姻制度反过来又强化着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族群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构建族群文化.文化是族群的本质内容,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族群意识.以上观点是以回族婚姻制度为分析个案,通过对回族婚姻制度史的回顾和回族文化的结构论证而进行阐发的. 相似文献
58.
古罗马的婚姻制度是了解其社会的独特视角,通过它可以获悉古罗马社会转型时期的订婚制度、婚烟形式、嫁资制度、离婚制度等诸多历史信息,其演变历程也体现了古罗马两性关系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婚姻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