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03篇 |
免费 | 306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13篇 |
劳动科学 | 22篇 |
民族学 | 395篇 |
人才学 | 134篇 |
人口学 | 28篇 |
丛书文集 | 4323篇 |
理论方法论 | 697篇 |
综合类 | 6621篇 |
社会学 | 500篇 |
统计学 | 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29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189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234篇 |
2015年 | 427篇 |
2014年 | 1015篇 |
2013年 | 838篇 |
2012年 | 1313篇 |
2011年 | 1172篇 |
2010年 | 1035篇 |
2009年 | 1021篇 |
2008年 | 1032篇 |
2007年 | 772篇 |
2006年 | 652篇 |
2005年 | 640篇 |
2004年 | 455篇 |
2003年 | 356篇 |
2002年 | 341篇 |
2001年 | 266篇 |
2000年 | 204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治杜如治经──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王辉斌在杜甫研究史上,宋代“千家注杜”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其中被称为“少陵功臣”的赵次公的《社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解》,就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巨著。宋代刘克庄称该书的学术成就可与《左传》杜预注、《汉书》颜师古注、昭明... 相似文献
22.
23.
设计艺术学界存在着论文写作欠规范的问题,这是阻碍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拦路虎。本文就行文逻辑、文献资料检索、参考文献、注释以及学风方面对设计艺术学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本文依据CSSCI(2004-2006)中关于中国文学学术期刊的被引数据,利用期刊评价中运用的一些指标,从被引次数、影响因子、被引速率和被引广度四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期刊目前的研究状况,对中国文学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学科地位以及各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26.
为了迎接今年三月安庆举行全国“陈独秀与社会主义”研讨会,明年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将举行纪念研讨等活动,本刊转载了石仲泉同志今年1月在上海《党史与党建》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评论陈独秀的文章;并摘要转载1997年在上海举行全国第四届陈独秀学术研讨会的报道:《一次简朴的学术盛会》和《叶尚志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另刊发《辉煌跌宕终归不朽》、《陈独秀与社会主义》两篇文章,以供参考。
陈独秀研究是响应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而兴,至今近三十年,硕果累累。但陈独秀研究如同涉洋探海,至今仍在逐步深入探索。各种意见争鸣是正常的,是接近历史真实,挖掘遗产宝藏,有利于推动当前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历史前进的有效途径。我社为人才开发鼓呼已有22年,我们认为,开展陈独秀研究,发掘他的文化、思想、理论精华,接受他的教训,实际上是人才开发最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7.
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译协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具体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28.
在中国,自学术、学人由"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被拯救出来后,"重视人才"的崇智氛围,使"臭老九"地位直线飙升.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广西客家族群关系为例,探讨族群关系在文化自觉的指令下,族群互动的方式、特征、规律及其作用.认为以文化自觉为指导的族群互动体现了国内族群关系的一般规律与特征;造就了和谐的族群关系,使客家文化成功转型不断创新,并使客家族群和汉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文化自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对构建现代和谐的国内国际族群关系具有显著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30.
<正>如果将1935年瑶族调查作为费孝通先生学术生命的开始,那么,直到先生逝世,其学术生命持续了将近70年。然而,费孝通先生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及之后的"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他失去了23年宝贵的本来可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所以,先生将"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开始的学术研究视为自己学术上的第二次生命(费孝通,20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