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人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成其"内道外儒"的人格特征,在对经学的重新阐释中将道家推向历史的前台,掀起魏晋玄风,中国哲学思想在这里出现了大的转折,对后世的文学、美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道德经》第二章中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该书的灵魂,以后各章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在阅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句时,许多文本均断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均将“处”、“行”二字当做动词,这样理解不能算错,但断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将“处”、“行”二字视为名词,强调了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言之教,更为妥当,更能体现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43.
44.
魏晋是个体自我觉醒的时代。王弼作为士阶层的典型代表,援道入儒提出“名教本于自然”的命题,倡导在尊重个体本性的前提下重塑名教的权威。道家的自然既是世界的运行法则也指个体的自然本性,它是个体与名教沟通的桥梁。个体既是名教的遵循者也是名教的载体,对名教有效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王弼名教与个体统一的名教思想的基本观点是:自然之性是名教存在的基础;自然之道是名教施行的方法;“性其情”是名教与个体统一的人格范式。个体安于名教,圣王施行名教,以及性其情的个体人格范式。个体与名教的统一,既可以维护个体本性又可使名教生命力持久不息。  相似文献   
45.
46.
意象的文化参照越具体,翻译中要保留这一意象就越困难。如何再现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是译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语料库"圣人"英译的语义分布图和翻译方法图表明翻译方法与语义休戚相关,认可语义通常直译,衍生语义根据具体语境,可采用其他翻译方法或翻译方法的组合形式。基于语料库"圣人"英译异化策略远远超过归化。在传达传统文化意象时,异化有助于保留始源域文化的音形义。但归化使用得当,在不同语境中传达动态灵活的语义,能弥补异化不能传达的意象的具体含义,诸如隐喻、转喻的使用、语义注解或不译。认知语义学可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7.
老庄论辨     
老庄以道为哲学根基。老子是道本原论者,道在物外,庄子之道兼具本原、本体双重意蕴,道在物之内外;老庄的认识对象是道,老子“虚”、“静”倾向于向外认知,庄子“心斋”倾向于向内认知;老子哲学主体是圣人,以治世、治外救世,庄子哲学主体是神人、真人、圣人等,以治己、治内救世  相似文献   
48.
以“道”为中心 ,运用分析、比较和综合的方法 ,探讨了老子泛道思想的丰富内涵 ,以及“道”与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治民之道等的内在联系 ,侧重于老子对社会平等、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向往 ,以及对君主无道行径的鞭挞。老子的思想 ,不仅有助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且展现了中国哲学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49.
一 施莱尔马赫曾把诠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他认为理解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是如同艺术家创作一部艺术作品那样,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相对于文本是作者将其意图和思想加以外化的创造过程而言,理解可以说是对栽于作者意图更高的再创造.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他区分了两种解释,一种是"语法的解释",一种是"心理的解释"①.由此,使诠释学从当时的教条与独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正如伽达默尔所言,"心理的诠释"是施莱尔马赫对西方诠释学发展所作的原创性的贡献②.  相似文献   
50.
劳力一劳心之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结构性论题,直接关联着对于人类第一位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及其成果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约略经历了劳力—劳心结合的圣人创物说和劳力—劳心分离的小人末技说两大阶段,当下正追求在新生产力基础上的劳力—劳心结合的众生创物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