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62.
儒家学派特别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中董仲舒承前启后,对所谓圣人君子有许多论述,其论述对后代儒家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63.
周斌 《东西南北》2012,(21):63-65
在小说《白鹿原》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朱先生”虽出场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次“现身”都“事关重大”;他大有圣人之风,能上会卦,聪明绝顶,才高八斗,传道授业;他赈灾济民、主持禁烟、规劝军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明他不仅是位儒雅的文士,更是一条有血性的汉子。白鹿原的乡民视他为怀仁义之心的“圣人”、知晓天机的“神”,他的种种事迹一再被众人神秘而热烈地传诵。陈忠实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就是清代关中大儒牛兆濂。  相似文献   
64.
张国妮 《社科纵横》2011,(8):123-124
西汉中期董仲舒传承并发扬了孔子的人性思想,试图调和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融合阴阳思想,将人性纳入到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之中,提出了"天人相副"、"性善情恶"的命题和初具雏形的"性三品"说,并由此推出了与之配套的王道教化主张。董仲舒的人性说使得儒家对于人自身本质的认识得以深化,而且他提出的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为"性三品"说的提出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赵学声 《新少年》2013,(Z1):66-67
合鸳鸯板,颂圣人,唱一段孔子拜师学弹琴。乙咱们让时光倒流往回返,(白)唰--咱来到了,春秋时期一天清晨。甲(白)你这一"唰"够快的,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了?乙(白)当然了,说书的嘴,唱戏的腿嘛。别说是春秋时期,我再一"唰"呀,能回到山顶洞人时期。  相似文献   
66.
刘泉 《唐都学刊》2013,29(3):42-45
张载曾累年究释、老之说,熟知释、老典籍及思想。据相关文献可知,张载从"礼"、"天地和圣人"、"有无"三层对老子及其思想略有所论述,对老子的部分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对老子思想进行了一些批评与纠正。张载经过重新诠释和演绎,将老子的思想补充到了其理学思想中。  相似文献   
67.
康有为少年聪敏卓异,而有绰号“圣人为”。其后严格的家庭教育和复杂的求学经历,尤其是佛学和西学的影响,使康发展成一种“圣人”心态——即自以为圣人,“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的抱负和舍我其谁,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大义的无畏精神。这一心态对康有为的思想和文化活动如平等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大同思想和宗教情结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8.
《淮南子》中圣人的政治品格表现为:清净无为,顺道而行;修养心性,反求诸己;处静节俭,需求有度;警戒谨慎,深谋远虑;亲人爱民,造福天下;志向远大,心胸宽阔.圣人政治品格对当代的启示是:“因循应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修养心性是成功的内在要求;节俭美德永远不能丢;忧患意识是卓越的政治智慧;以民为本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志向远大,心胸宽阔是政治家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69.
圣人作为中国文化哲学的本体观念,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特质,而且作为哲学思维的主体和最高人生境界与最活跃的因素,是中国传统的圣人体道的整体直觉思维方法,以及崇古尊经的经学思维的重要基因。其一经形成,反过来又给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刘伟 《民族论坛》2007,(4):40-41
<正>石与火共同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人“隧人氏”便是以石来钻木取火的。《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记载:春秋人风胡子曾概括史前至春秋时的历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