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1.
"想吃‘三八席,就做新女婿。"你听说过只有当了新女婿才能享受到的宴席吗?在山西平定就有这样一道宴席,它有着"皇家宴席"的美誉。因自古为通衢大道之咽塞,平定商贸业比较发达,传统宴席制作技艺源于宋金时期。"三八席"作为平定菜系的精品,代表民间最高档的宴席,是平定婚俗中谢婚的席面,是整个婚礼中娘家的重头戏。席面十分讲究,且寓意深刻,历经了千年的积累、传承、变迁和完善,形成了自  相似文献   
12.
王若虚《尚书义粹》解经有鲜明特色,于章节之中每每分纲领条目,阐说铺陈敷衍,辞非体要。提倡义理解经,以探究《尚书》经世价值为宗旨。训诂方法上注重上下文内在联系,释辞义不以义界而往往排比事类为解,并于训诂中融入个人思想,反映出鲜明的宋学特色。王若虚经学方法与思想与宋儒展现为同一脉络,由此《尚书义粹》可以揭示宋金文化交流之面向。  相似文献   
13.
宋金遗民词人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国亡史作,己所当任",以故国文献自任的使命感上。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心理的差异,金遗民既不像宋遗民那样对其故君、故国有一种痛彻心肺的依恋,对覆灭其宗国的蒙元统治者也不像宋遗民那样有非常强烈的抗议情绪。  相似文献   
14.
为王伦辩诬     
王伦是两宋之交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对金主张议和 ,故受秦桧信任 ,这一点最遭同时代人的攻击和后世的非议。他又坚贞不屈为国捐躯 ,显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对王伦应做出客观、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宋金绍兴辛巳(1161)战事,三衙诸军作为南宋最主要的军事支柱,其表现关乎战事胜负。马军司主力暨殿前司两个军于战前西上京湖荆襄,实际上是中了金主完颜亮声西击东的诱敌之计,此举直接导致宋军淮西守御力量削弱,为金军直逼采石江面创造了有利条件。殿前司护圣马军参与的采石之战,挫败了完颜亮由采石渡江的雄图。步军司左右两军遂行的胥浦桥之战,则以近千兵马的折损为代价,迟滞了金军对扬州的突袭,淮东宋军刘锜部七万大军才得以经由扬州安然退回镇江,从而确保了南宋镇江段江防的安全,是一次极其典型的战斗失败但战略胜利的重要战役。在完颜亮遇弑之后,以马军司、步军司为主的南宋三衙诸军收复两淮,并趁势分别夺取了泗州、海州。马军司赵樽部在荆襄战区所遂行的蔡州之战,宋、金两军数度攻防易手,是马军司诸军继顺昌大捷之后再次打出赫赫威名的激战。  相似文献   
16.
宁宗前期的宋金关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南宋宁宗前期的宋金各方面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和评价。着重探讨从开禧北伐到嘉定和议期间宋金之间发生的较重要的历史事件,评述当时双方都存在各种决策的失误,导致丢掉了在防御中求统一的机会,从此再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双方相持得以在衰弱中延续,继续维持其末日的来临。  相似文献   
17.
宋金时期,由政府设官管理的榷场贸易在双方经济联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为确定金与宋政权的平等地位、“固邻国之好”以及“通货课利”,宋金商议并认同建立榷场.榷场的建立对维护和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经济作用更是个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宋金"海上之盟"是影响12世纪东北亚格局的重大事件,长期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二十世纪以来,学界主要围绕"海上之盟"的背景、缔结原因、内容、过程、评价等展开了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重复研究以及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有人认为“兀术不死,兵革不休”,其实是一种误解。金兀术并没有一味主战,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主战到主和的转变过程。在天会八年(1130年)以前,他是一位积极主张攻宋的“狂热”分子,之后,开始向主和方面转化,到了金熙宗即位以后,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转化。天眷元年(绍兴八年,1138 年)宋金初步达成和议以后,兀术又撕毁和约,重新发动侵宋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收回河南陕西一带土地,并非是在对宋议和的目标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主张在有利于金朝的条件下与宋朝达成新的和议。“绍兴和议”以后,兀术主张与宋朝保持和好。兀术这种并非一味主战,也非一味主和的两手并用的对宋政策,使他获得了成功,但也损害了宋朝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