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徐英瑾 《中国学术》2004,5(1):310-324
不少人提起维特根斯坦,只会想起两本书:一本是其早年作品《逻辑哲学论》(以下简称TLP),一本是其晚年作品《哲学研究》(以下简称PU)。通过对于这两本书的解读,我们在传统上都习惯于将维氏的思想分成两个时期:以TLP代表的“维特根斯坦I”与以PU代表的“维特根斯坦Ⅱ”。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TLP与PU以外的大量维氏遗稿(特别是他在思想转型期留下的思想材料)却在维特根斯坦研究中长期处于十分边缘的位置。  相似文献   
8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任务,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3.
"中国梦"作为一个特定文化符号,它在构建中国政治、哲学、文化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既展现出宏大叙事层面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又在平民叙事的语境中传达出民生幸福、愿望成真的现实追求;在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两种不同话语序列生成和全民传播的过程中,既总体上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契合精神,也不可避免地在局部呈现出消极背反的现实效应,在全民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话语转换和链接。  相似文献   
84.
《中国习惯法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和《瑶族习惯法》是高其才先生自1995年以来陆续推出的三部力作④。从内容看,三本著作自成一体,各自独立。《中国习惯法论》立足于中国本土的视域和场景,以宏大叙事的手法寻找中国秩序的“活法”渊源,揭示法律的真谛;《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选取少数民族习惯法为研究视角,以对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内容梳理和意义解析为进路,  相似文献   
85.
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反对建立体系和宏大叙事的倾向。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体系,而在于是否有思想。思想一定是有体系的,因为思想是一个整体;没有体系的所谓思想只能是胡言乱语。体系仅仅是一种形式的东西,采取怎样的形式,取决于哲学家本人的癖好。因此可以看到,即使那些反对体系的人,其思想也是有体系的。同样,宏大叙事本来是宏大意识的一种表现,即宏大叙述表现的是宏大思想,没有宏大思想的宏大叙述只能是空架子。宏大的宇宙意识本来是哲学的应有之物,而现代哲学丧失了这一意识之后,反而不能够像传统哲学那样给人以心灵的宁静。所以,只要有了思想,形式上是否有体系、是否宏大并不重要;如果没有思想,即便没有体系、没有宏大叙事,依然没有意义,因为这样的文本没有提供值得理解的东西。由于这个原因,传统哲学中那些既有体系又有宏大叙事的文本,在今天依然能够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使我们得到阅读的喜悦,开拓我们的眼界。  相似文献   
86.
新写实小说对现实主义宏大叙事进行了独特解构,其突出特征是叙事情感淡漠化,结构流水线化,人物和环境原生态化.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就是反映了被宏大叙事英雄态遮掩了的现实生活的本真面目:平庸态.  相似文献   
87.
宏大叙事试图对社会历史提出一种全知的权威的解释.通过对<古船>、<白鹿原>、<丰乳肥臀>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三部作品的宏大叙事框架里,女性角色是一群没有主观的人生吁求,没有主体的心理体验,被充分"性化"与欲望化,游离于社会文化层面之外的非人的存在,说明这个叙事系统本身对于女性是排斥的.  相似文献   
88.
近代欧洲思想启蒙传统在学理上的标志,是一种建立在同一性基础之上的“宏大叙事”。它分析描述人性中的共性或一般性,由此出发诞生的哲学理论,对近现代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自20世纪以来,欧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思想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宏大叙事”的思想启蒙思路,对其做了一系列学理上的修订,并提出了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伦理流:黑格尔形上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作为伦理学经典之一,一直都缺乏伦理学意义上的专门解读.黑格尔的伦理学是宏大哲学体系之中的伦理学,黑格尔的哲学形上学是会通着"伦理流"的绝对精神概念体系的形上学."伦理流"是黑格尔绝对精神体系中"活的善",其重要的体现,一个是伦理精神的"外部之流",即基于人类历史意识,作为"精神"重要意识形态的"伦理"环节与黑格尔精神哲学其他环节(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绝对知识)之间的交织流动过程;另一个是伦理精神的"内部之流",即基于伦理世界与伦理生活本身,伦理精神内部各环节与要素之间的会通过程.  相似文献   
90.
辛文 《今日南国》2007,(4):56-57
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极端重要,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夺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夺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也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曹操知人善任,宽宏大度,讲求民主,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为后来取得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