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朱熹祖籍为徽州府婺源县(原属安徽,今属江西)。据朱熹高足黄干《朱子行状》载:朱熹的家世为“婺源著姓,以儒名家。”清代所修《婺源县志·朱子世家》则说道:  相似文献   
52.
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针对近年来史学界提出的种种不同意见,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宗法制度的起源、本质、表现形态和发展阶段;并对所谓宗法为周公创立,周代以前、以后不存在宗法,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存在的标志,<礼记>的大小宗理论就是周代的宗法等不符合史实的观点,以及当前宗法的改造和村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  相似文献   
53.
在清朝及民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萌芽形态的宗法制度,表现在继承制度、婚姻缔结、宗教信仰、丧葬祭祀、族谱、习惯法等方面。鄂伦春族萌芽形态的宗法制度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具有特殊性,其产生经过、存在状况及在当今社会的残留形态都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4.
宗法制度是中国文化的最独特之处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为我们追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渊源 ,指明了三个视点———礼器、宗庙和宗族。通过对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礼器、宗庙和宗族的分析研究 ,我们发现 ,宗法制度的信仰背景是祖先崇拜 ,宗法制度是由宗庙制度蜕变而来 ,又是一种宗族制度 ,其实质是政治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55.
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深刻,从庙产传承可见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从僧侣的姓名可见魏晋门阀谱牒和宋代宗谱的影响。宗法制度是深层的民族意识,这使得佛教在中国遭遇到这样的本土文化后不得不主动改变自身来迎合它。  相似文献   
56.
庞滨 《殷都学刊》2009,30(1):152-156
中央集权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二千多年,虽然有其罪恶的一面,但也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起源、特点和影响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因素三方面入手,试图深入地剖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以冀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给予较为客观的、接近历史原貌的评价.  相似文献   
57.
涂俊 《唐都学刊》2012,28(3):101-106
以关中民居建筑的管理制度为重点,研究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影响下民居建筑谨慎的表达方式。民居建筑在等级制度的干预下虽处于被动的情况,但是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在建造房屋的同时寻找着中庸变通之道,使得民居建筑在装饰艺术方面受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制约中显得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58.
刘婷 《现代妇女》2013,(12):I0014-I0014
宗法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相似文献   
59.
2006年杪琱生鍑自陕西扶风出土,与传世的召伯虎簋、琱生簋恰好拼成一个连贯事件.由于铭文解读难度较高,学界至今尚未提出一有说服力之解读.宗法制度为西周最基本之规范,经由其大、小宗区别的规律,铭中人物称呼乃得正确解读.再透过三铭比较,可明显看出叙述内容并非如多数学者所言的私家诉讼,而是大家族召氏欺君瞒粮的曲折故事.此器的出土为中国税制史翻开重要的首页.  相似文献   
60.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德治"思想无疑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历代统治者从巩固政权的需要出发,不断强化道德在意识形态中的作用,重视道德教化和人自身的道德修养,重德轻罚.传统德治思想的这种特点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纽带,政治与伦理高度统一的集权社会.家国一体,政权与族权结合,使得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被纳入到封建纲常伦理关系之中,使中国的政治文化从"德治"走向"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