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72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管理学   5258篇
劳动科学   296篇
民族学   828篇
人才学   1794篇
人口学   263篇
丛书文集   9472篇
理论方法论   2647篇
综合类   20643篇
社会学   4474篇
统计学   408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169篇
  2022年   1145篇
  2021年   1261篇
  2020年   985篇
  2019年   1339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357篇
  2014年   3290篇
  2013年   2682篇
  2012年   2883篇
  2011年   3414篇
  2010年   3133篇
  2009年   3571篇
  2008年   3771篇
  2007年   2582篇
  2006年   1960篇
  2005年   1880篇
  2004年   1541篇
  2003年   1214篇
  2002年   1293篇
  2001年   1162篇
  2000年   791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71.
实践美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美学学派 ,但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与挑战。要坚持和发展实践美学 ,就应当在体系、范畴和话语等方面采取全方位开放的策略。而实践美学的全方位开放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实践美学学者心态和思想的开放。  相似文献   
172.
论唐宋诗词中“雨”的审美意象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宋,是古典诗歌意象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诗词纷繁的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诗词创作中的“雨”意象,始终不脱离它作为客观物象固有的自然特征,同时,在反复运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长期积淀下来,使之固定地带有纤细绵柔、明丽清润、朦胧迷离、凄清冷寂、迅疾狂骤等审美特征。心物相契的“雨”意象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构成具有内在生命的完整形象,用来烘染氛围、寓含象征、营造意境等,以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3.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 ,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 ,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 :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 ,否弃艺术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 ,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4.
人是什么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 ,中外哲学家们都从各自偏好的方面发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面。马克思总结中外哲学家的思想 ,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应该到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社会实践中去找寻 ,实践才是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源泉和基础 ,人则是实践的主体 ,因而人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社会关系及其规范 ,同时改造自身的有理性、有目的的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75.
刑事司法程序正义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司法程序正义的功能在于纠正作为实体法的刑法本身存在的依靠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作为刑事司法程序正义核心的程序公正的内在机制是以起诉、审判、辩护三权互动为背景形成的控辩平等对辩与法官中立的理想格局。刑事司法程序正义实践理性的精髓是寻找一种公正与效率的调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6.
治理理论提出以后,教育界开始实施治理改革。美国的教育治理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其实践主要包括特许学校的建立,校本管理的加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等。受上述治理理论与改革实践的启发,本文构建出一个高等教育治理改革模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7.
面对当代中国"去政治化"的历史逻辑,汪晖的"政治化"策略是我分析问题的前提。首先,我试图阐明批评在当代语境中的位置和可能性。其次,我将以分析一个电影画面开始,实践针对审美形式的政治化策略。通过综合詹姆逊、伊格尔顿和齐泽克等众多的理论资源,我尝试揭示"形式"背后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以及改革后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78.
回归自然-论张炜小说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大自然的歌者,他在小说中不仅描绘了一个个宁静、优美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世界,而且他从自然出发来理解社会人生、塑造理想人物.回归自然就成为他小说中的价值取向,回归自然意在返回生存的本真状态.受到张炜否定的是异化的社会和人,以及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观念;他高度赞扬了自然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9.
海德格尔诗学是当下人类魂灵救赎的武库,它从建筑、生态和审美三个维度所揭示的“人诗意地栖居”思想是海德格尔所倡求的人的生存论主题。而在此主题视野下反思人们当下之“居”,却是脱物、脱自然、形而上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遮蔽。对于人们当下之“居”,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和统一,从建筑、生态、审美三个维度来努力实现人之为人应然的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80.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笔者从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的目的与实质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课程整合可行的方法 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