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英汉翻译中的思维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层面问题,还涉及到两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文章旨在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分析和探讨汉英语言在词语使用和句式结构安排等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2.
曾永成 《河北学刊》2012,32(1):24-29
从恩格斯关于在人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生态观就是这种意识的哲学展开.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人本生态观从自然一人系统视域的生态整体性出发,特别重视生态本体的对象性、生态主体的全面性和生态运行的生成性.这些特质在人本生态美学中反映出来,对一系列美学基本问题可以作出独特的阐释和回答,以生态性为内涵的自然性则成为最高的审美原则,并以此与中国传统美学相沟通.  相似文献   
63.
自然权力和政治权力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自然权力向政治权力的转化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三人决斗”分析自然权力向政治权力的转化过程可以发现,一方面,人们从不合作走向合作是自然权力双重含义的矛盾运动过程;另一方面,任何合作的前提是,具体的个人期望在联合起来与他方发生冲突以后.参与合作的各方能够达到彼此所设想和同意的力量均衡。  相似文献   
64.
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看到了理性的强大以及理性能够足以导致对个体人格泯灭的现实,于是把确立个体人格的独立性看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较之康德的主体性原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在延续了克尔凯郭尔的个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个个体在存在意义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从个体存在的此在上对人的生存给予充分的关照,从而使人的存在获得了一种对未来的永恒的希望。然而,存在主义的个体人格仍然是一种沉浸在孤独的存在或此在的"在世界之中"的思辨游戏之中,在他们看来,只要确立了个体人格,就可以实现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但是,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存在,如果没有"对象性存在",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彻底改变,就仍然无法挣脱来自于个体之外的宰制,也就根本谈不上个体人格的独立。马克思认为,造成人受奴役、受压迫的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本身,也不是类似于"理性"或"原则"抽象的外在于自我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于现实的、与自我本质相关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65.
饶立力 《天府新论》2007,(Z1):29-30
西方哲学对于“物”的思考从未停止。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物的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德格尔阐释物乃是天地人神纯一体的活生生的聚集,而并非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6.
67.
基于实践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本文试图从生存论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实践,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特征。马克思从对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原初关联,揭示了人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性的存在,揭示了这种活动导致异化又最终消除异化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现代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以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唤醒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而是要通过批判的、革命的实践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8.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来考察激情,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物,激情是人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首先,人的存在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方式,人首先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也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其次,人的劳动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本质,正是在劳动中并且通过劳动,这种对象性活动得以以感性的形式爆发而成为人的本质活动;再次,私有财产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中介,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私有财产的最早形式,普遍的私有财产是对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的私有财产是对普遍的私有财产的否定和对私有财产的真正的、积极的扬弃。至此,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在总体上、在人性中存在。因此,感性对象性、劳动、私有财产才成为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含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