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253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  相似文献   
42.
在一家出版社做了将近十年的聘用编辑,李冠洁本以为新的《劳动合同法》会给她带来福音,却未料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43.
论克隆人技术的宪法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人技术与宪法密切相关,其涉及宪法上的人的界定、宪法上的人的尊严以及后代人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克隆人技术会改变宪法上的"人"的基本定义,侵犯人的主体性、个别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克隆出来的人失去人的基本尊严.宪法学对克隆人研究应持一个基本否定的学术立场.  相似文献   
44.
如果有俯视苍生的神,一定会为这样的场景所打动:数以万计的人们不辞辛苦、风尘仆仆地奔向一座断壁残垣的"废城",在这个候鸟不曾眷恋的季节,如此大规模的"迁徙"昭显着人类向生命匍匐前进的悲壮。今天,我们无需强忍眼中的泪、遏抑心中的哀思。从5月12日14时28分开始,牵动历史的复苏,不只是千古柔肠,还有那些为一双双空洞失神的眼睛带去光明的崇高身影。悲欢离合,需要奇迹去承载;嬉笑欢颜,需要苦难去警醒。灾难只是一种经历,绝不是我们的命运。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当眼泪浸湿天堂,爱还留在人间。5·12,历史不会在这一刻定格。让我们在悲痛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向未来,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45.
法律意识不是法律知识,它是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对自然权利与义务的感知,体验与评价。法律意识的三个层面是指存在于人的社会互动中的与人的存在方式、表现方式和作用方式相适应的基本条件。这三个层面是:尊严、自律、认同。这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社会个体在这三方面得以成功社会化,是培育现代社会法律意识的基础,也是社会共同体对法律的最终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6.
爱心     
特蕾莎的生命演绎了她的信仰!“热爱人类的生命,满足人类的需要,唤醒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47.
乞丐的尊严     
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写出了作者对“尊严”的思考。小作者能如此关注现实生活,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8.
权利的界限--论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以保障生命权、人类尊严权、限制滥用生育自由权来界定克隆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权利范围 ,一方面既可以维护人类的基本权利 ,另一方面又兼顾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为国家通过立法正确地干预克隆技术确立了基本价值取向。另外介绍了国外立法的基本状况 ,得出了法律对克隆技术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9.
从直觉上接受平等主义,这很容易;在理论上证明平等主义,这很困难。当代的平等主义者为平等提供了四种主要的论证:基于尊严的论证依赖于一种人性的形而上学,从人的尊严推论出人的平等;基于程序的论证主张,不平等需要理由,平等则不需要理由;基于于公平的论证认为,保证平等的东西是公平,而保证公平的东西是某种理论假设(原初状态或公正动机);与上述三种论证相比,基于契约主义的论证更有道理,它用所有人的同意来证明平等。但是,这四种论证各自都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早在2004年,天津市语言学会即已公开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的学术剽窃行为,但沈不思悔过,反而状告侵犯其所谓的“名誉权”。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居然偏听偏信,在2005年5月30日判天津市语言学会败诉。这是一起令人十分震惊的错误判决。据我们所知,沈履伟为了谋取教授职称,出版署名“沈履伟著”的《求是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本书与周宝珠、吴云等人1982~1998年发表的14篇论文全文雷同,其中包括不认识沈履伟的周宝珠教授1982年论文1篇,不认识沈履伟的吴云教授、成其圣先生分别和董志广合作的论文5篇,董志广申报副教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