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94篇 |
免费 | 325篇 |
国内免费 | 19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2篇 |
劳动科学 | 40篇 |
民族学 | 395篇 |
人才学 | 376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715篇 |
理论方法论 | 665篇 |
综合类 | 17088篇 |
社会学 | 1771篇 |
统计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284篇 |
2021年 | 334篇 |
2020年 | 360篇 |
2019年 | 449篇 |
2018年 | 201篇 |
2017年 | 386篇 |
2016年 | 484篇 |
2015年 | 745篇 |
2014年 | 1625篇 |
2013年 | 1421篇 |
2012年 | 1622篇 |
2011年 | 2065篇 |
2010年 | 2056篇 |
2009年 | 1936篇 |
2008年 | 2041篇 |
2007年 | 1619篇 |
2006年 | 1337篇 |
2005年 | 1243篇 |
2004年 | 1144篇 |
2003年 | 933篇 |
2002年 | 830篇 |
2001年 | 705篇 |
2000年 | 529篇 |
1999年 | 292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由于人类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翻译不可能是简单的机械对应 ,而应该是忠实与创造的辨证统一。为了忠实原文的意义 ,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准确巧妙地传递词义 ,不拘一格地创造结构 ,精雕细刻地再现原文神韵 ,从而实现多层次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12.
乡土小说是 2 0世纪 2 0年代中国文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 ,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恋乡心结是 2 0年代乡土小说产生的重要根据 ,乡土作家们以一种深意的笔触去营造乡村世界 ,他们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边缘人”、乡村羁旅者。强固的乡土文化心理积淀与陌生的病态的城市生活体验 ,使他们的灵魂游离都市 ,漂泊于乡野大地。他们在创作中去精神还乡 ,去参与民族文化的现代重建。可以说乡土成为 2 0年代乡土作家创作的不可抵御的永恒诱惑 ,从而促成了2 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纪德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认为,唐代之所以能够产生既不同于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也异于明清时代的“神魔小说”的“神仙小说”,其主要原因:1.唐代社会有着崇尚道教的气候;2.文人对生命、爱情、社会有着独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许康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122-124
从翻译风格的倾向性、互补性和多样性来阐述翻译者的个人风格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参与其事的,并大胆地提倡要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伍尔夫在创作及理论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她认为客观真实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来反映生活 ;她眼中未来小说的理想模式是一种诗化的小说 ,表现非个人化的、宇宙和人类的命运。伍尔夫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海浪》等都是她的小说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18.
动物小说是反映自然的,不仅反映我们的生态环境,更主要的还反映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动物小说中的哲学是“宇宙的哲学”,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种群的宏观认识。动物小说的审美准则也是审美活动中更复杂、更高级的一种审美准则。在沈石溪的《北猿》中,我们就看到了一种比动物故事更广博更永恒的东西:看到了生命的原始意义、生存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生命中可贵的价值标准取向和生活抉择中条件与方向的关系等许多多维的主题意蕴。这一宏阔的文化视野使“白莎”这一动物形象在更高的意义上获得了永恒,使《牝狼》在一般的动物故事之外包孕了更深的哲理意蕴。 相似文献
19.
刘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骈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有品种。在1912—1919年间,当文人们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幕落花凋的末运,骈文竟有了一次回光近照般的兴盛。这种兴盛和后来所遭到的贬斥,说明骈文确实反映着古典文学的某些被发展到极致的特征。骈文中大量用典体现了中国文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并应和了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凭吊。以《玉梨魂》为代表的大量骈文小说的出现,则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出的风景之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域内”汉籍的研究上,而对“域外”汉籍,则很少涉及。近20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在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此次邀请七位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他们对域外汉籍的界定,域外特别是东亚的汉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具体情况,域外文人对中国原作的拟效,国内汉籍的东传以及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域外汉籍的寻访,都作了精练而全面的介绍,并提出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域外汉籍研究的一组文章,就是希冀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的探索、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