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元代名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历代名迹之一。清顺治七年《富春山居图》前一小部分化为灰烬,后一部分成为两段,前段较短,称《剩山图》(见图),  相似文献   
32.
宫昀 《社区》2010,(26):16-17
最早接触竹林七贤来自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当时不到20岁的我,确从这本书中了解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有《抱憾山西》讲晋商的辉煌,因此后来慕名去了平遥:有《一个王朝的背影》,为清朝某些为我们所不齿的人们正了名:而其中最触动我心的便是初识了竹林七贤。  相似文献   
33.
张蕾 《东西南北》2011,(13):64-65
历经800余年的分离后,这幅传世山水终于合璧。断开容易,圆合展出却谋划了整整10年。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34.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及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周围王畿区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邑聚。根据考古资料考察冀南与鲁西北两个区域不同地形的聚落数量,更可揭示商代聚落有缘山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5.
采用生态话语的分析方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为理论指导,具体从及物性、语气和情态、评价系统、主位结构等几个角度对诗歌《山居秋瞑》及其英译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山居秋瞑》及其译文主要通过及物过程中赋予非人类生命体参与者生命特征或物理场所一定的属性、选用陈述语气及具有较高情态值和积极色彩的词汇、选择非人类生命体作为话题主位等手段来体现其中的生态意蕴,传递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属于典型的生态有益性话语。  相似文献   
36.
源于森林文明的"山林栖居"是佛教独特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佛教文学的重要主题,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居诗。"山居诗"将山水情趣与修道体验相结合,表现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有助于自然美的发现和表现。  相似文献   
37.
刘朝霞 《市民》2006,(7):90-92
四十岁,脚步开始放慢。 事业小有成就,有一定的经济积累。 前一阶段的人生资源需要一番整合。 前一阶段的价值观应该来一次调整。  相似文献   
38.
太谷学派北宗张积中在仪征的小王屋山隐居生活期间,留下了二十余首同李光忻唱和的有关小王屋山居的诗歌作品。李素心的《素心女史诗馀》可能也是这样的文学唱和中的一部分。这些文学作品,融太谷学人思想于其中,展现了张、李二人的不同个性。本文通过分析这些诗作,试图了解张、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心态和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39.
《青岛画报》2011,(12):50
居住从来就不仅仅是建筑那么简单。所以规模,建筑密度,材质,甚至是奢华度,都不是居住的意义所在。它和生活有关,代表着宿主的精神追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历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分不开,无数文人骚客都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营造了无数人类居住梦想的话,那么当代文人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则道破中国人自古至今无法释怀的"山居"情结。在中国灿若星河的文化中,山是精神的象征,只有有精神内蕴的山,人们才会为之向往;只有在有精神内蕴的山上生活,那才是真正  相似文献   
40.
《青岛画报》2011,(4):33-48
古今隐逸之山居古人云:"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山居字面解释是在山中居住,山中的居所,古时一般指文人墨客远离尘世的喧嚣,寻一环境优美的山中居住,取安静,自在的意思。当然山居也不仅仅是到山中居住的意思,诚如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南史·隐逸》所述,山居隐士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素质,隐者不仕,不求出名,如果不是这样,那和在山中砍柴的樵夫和世间凡夫俗子又有什么区别。总结古人对于山居的看法,最主要的还是对"道"的感悟,以便达到怡然忘怀、齐同万物的那种精神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