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7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58篇 |
社会学 | 9篇 |
统计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晚清民国时期川西北民族地区存在地方官府管理、地方官府与土司土官双重管理、土司土官管理、部落自治等多种政权管理类型。受复杂的政权管理、地理环境和族群因素等影响,该区域国家法律、土律土规、习惯法、乡规民约和僧规戒律等多种法规并行。处理案件和纠纷时,地方官府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置,土司土官主要按土律土规和习惯法处置、重大案件移送官府处置,自治部落按习惯法处置,乡规民约、僧规戒律分别对民众和僧尼具有较大行为约束作用。习惯法、乡规民约、僧规戒律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巨大,至今在当地社会生活中仍有重要文化影响。推进民族地区当代法治建设,应注重发挥习惯法、乡规民约、僧规戒律在法治体系建设中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套压力系统,断层发育,给钻井提速带来很多困难。本文就川西地区的钻井实践提出几个比较突出的技术要点,分析施工的难点,提出了深井提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阿坝州若尔盖县和红原县的调研,建构“草场公地悲剧”悖论概念,从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群众人力资本状况、生产方式、牲畜疫病防控、草场补贴及监管制度、当地人文习俗等6个维度剖析草场产权明晰后依然日益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技术层面的草种改良、牧草种植、牦牛生产方式的改进、加强牦牛疫病防控4个维度,制度层面的社区共管以及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人力资本提升和非农非牧产业发展,以拓宽可持续性增收途径,解决川西高寒地区草场产权清晰情形下依然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以期对川西高寒地区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7.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在西方学科模式影响下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民族史研究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时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此笼罩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108.
宋伶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137-141
川西高原六江流域地区有民族走廊之称,分布着藏、彝、羌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和族群,这一地区也是汉藏、藏彝交接边界;也是历史上羌、氐、戎等民族活动频繁的地域。近十多年来,多种原因促使该地区的语言生态平衡被打破,该地区零星分布的被称为“地脚话”的民族语言,相当一部分正在衰变,走向濒危或即将消亡。抢录和保存这一地区的民族濒危语言和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9.
对峨眉山典型山地民居进行了抢救性测绘,并分析其特征,指出了其多采用了三合院布局,重视室外空间的塑造,立面用材朴实亲切,剖面结构清晰且具有可变性,充分适应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潮湿多雨的山地气候特点。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保护性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0.
川西嘉戎藏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姿 ,在藏族艺术百花园中独具特色。嘉戎藏族刺绣、纺织品是有别于藏族其他地区的一种最典型、最独特的民间工艺形式 ,是藏族服饰地域风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嘉戎藏族刺绣、纺织艺术风格在孕育、演绎、发展过程中 ,与各种文化交流、融合 ,因此表现出与其他地区藏族不同的特点 ,藏族地域性文化特征显著。嘉戎藏族刺绣、纺织品独特的表现语言及造型特征 ,直接体现了该民族的审美风格和民族特性 ,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