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7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165篇
理论方法论   179篇
综合类   1651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沈瑾 《现代妇女》2014,(6):201-202
上世纪90年代,学者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提出了教育管理整合论,旨在建立一门新型的教育管理科学。该文在简单介绍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主要观点,并浅析了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2.
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将服装系列设计方法与数学方程联系在一起,形成服装系列设计的"抽象方程"理论,使服装系列设计具有了定向、定量、明确、有序的特征,力求寻找一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方法,帮助服装设计初学者尽早摆脱设计瓶颈,步入设计正轨。  相似文献   
73.
《社科纵横》2017,(6):128-132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史学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论、历史写作方法论和史料处理方法论,包括重视通史义例、提倡综合研究法;主张通史与正史并存、集体修史,提出历史编撰应该考虑的问题、历史著述的基本要求,关于编撰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历史教科书的诸多要求;关于史料的范围、整理、考订以及史料和史著的关系等。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74.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建构,是形成其长效机制的重大理论难题.必须立足现代教育平台,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和思政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强“治道”内化,增强实践外化,打造道德品牌,系统建立“‘治道’内化·实践外化·品牌升华”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提升模式,形成“以内化为主导·外化为常态·品牌为导向”的内、外化互动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75.
本文回顾了作者参与科研训练的经历,并以方法论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概括性表达了自己对于管理研究方法论在实际科研中应用的认识。结合目前的自身科研情况和未来研究的期望,总结了以前经历的经验教训对自己工作的启示,以期能够对管理方法研究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6.
我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同时也向大家交流一点想法。国家治理也好,社会系统工程也好,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我今天跟大家来探讨的题目是“信息转换”,信息转换具体一点就是信息要转换成知识,知识再进一步转换成智能,这个转换是求解复杂问题的普适方法论。  相似文献   
77.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集体”常被视为一个系统,但是人们对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及其运动往往语焉不详,尤其是,对集体行动的解释仍然存在着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分歧:前者从个体性的构成要素出发来解释其互动关系与集体行动,后者则从整体性的内在关系来解释集体与个体的行动,归根结底,分歧在于对集体的实在性的立场不同,导致了对集体行动的解释不同。因此,理清集体系统的复杂构成及其运动进化,并实现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在集体行动解释中的互补,显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8.
自1979年至今,中外学界关于钱锺书诗学方法论的研究走过了30多年。这段研究史大致可以“四个阶段”和“两大主潮”加以概括:“四个阶段”即研究的初始期(1979—1986)、发展期(1987—1999)、论争期(2000—2007)和沉潜期(2008至今);“两大主潮”指的则是“打通说”和“阐释循环说”两大宏观研究的趋势。对这一研究史的考察有助于整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可藉此发现当前“钱学”方法论研究的三大困境,即比重失调、概念危机和问题意识的欠缺。寻求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成为实现钱锺书诗学方法论研究新进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9.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已凸显出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探索,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值得反思。方法论问题在本质上即是对研究对象存在性的确认、对对象价值必要性的坚守、对研究路径科学性的深信以及对研究方法正确性的把握。正是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工作者在对哲学的再界定、价值的再阐释、路径的再选择、方法的再探索等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80.
<正>资源稀缺性是经济学方法论中研究供求矛盾的一个概念,这个稀缺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一些现象。干部职位的稀缺性,是指干部职位的供给量远远小于其需求量。职位供给量是指政府部门能提供的职位数量,职位需求量是指党政领导人才对干部职位的需求数量。由于职位升迁是公务员获得认可的最直接表现,最具激励手段,职位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就构成了基本矛盾运动,因此干部职位稀缺性伴随着干部队伍建设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