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汉译佛经曾对中印文化交流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论题近年深受国内外学人关注,研究工作日趋活跃。本文评述的《杂宝藏经》,汉泽者之一昙曜为北魏高僧,以主持开凿云冈石窟而名传后世。本经于公元4世纪在西北边陲问世后,所集印度故事纷纷流向民间,蜕化为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如老人智解国难、公主自主择偶、呆女婿学话、乌鸦智胜强敌等,由此构成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相似文献   
42.
庄蹻王滇是战国时期发生于云南地区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综合有关文献传说、田野考古及民族学材料可知,该传说与岷山庄王南迁有关,它是战国时期云南地区不同文化因素的碰撞与交流及民族融合的真实反映.云南地区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所历经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通过血族征服,导致国家诞生的文明演进道路.庄蹻王滇加速了云南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化进程,并最终促成云南地区社会形态的转变与文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3.
司马迁认定秦始皇赢政生父为吕不韦而非庄襄王异人,由此形成一桩历史悬案争论至今.对于司马迁的说法,近代史学界有存疑、肯定和否定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无论从史料还是从情理推断,赢政生父只能是庄襄王吕不韦说是战国"好事者"编造的故事.  相似文献   
44.
清王朝建立后,以里甲制赋役,“有田则有赋,有丁则有役”,针对里甲组织编审不实、控制田地混乱而进行的赋役制度的改革,使里甲制度的存在条件不断遭到破坏而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45.
宣颖的《南华经解》是“清人解《庄》中不可多得者”。在解《庄》时,宣颖主要运用了两大方法:一是以文解《庄》,强调“由文理而及义理”的注解方法,力图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庄子》的基本宗旨;另一种方法是强调以儒为宗,通过融会儒、释、道,揭示《庄子》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6.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楚将庄嘺王滇说,引发了中国史家的千年争论,现代仍存在着多家之言:认同《史记》的楚将庄嘺王滇说,王滇的庄嘺是楚国农民起义领袖说,庄嘺王滇是本不存在的人为传说.1997年出版的滇国考古史学专著《滇国与滇文化》,更以现代考古学的实证否定了庄嘺王滇的真实性.然近年出版或再版的云南两部史学名著,仍坚持着相互对立的两家之言:楚将庄嘺王滇说与楚国农民领袖庄嘺王滇说.因庄嘺王滇的千年争论事关中华民族史学理论的根基,需要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47.
汉至魏晋文学乃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一大转关。由汉晋文学中庄骚精神的嬗替,正好可管窥这一巨变的过程。汉代士人主要借屈骚以兴怨,文学中多抒发不遇之叹,由对屈原命运的反思,引发了关于生命观的理性探讨;汉末魏晋,庄骚易位,庄子占据思想舞台,文学中述志主题反复奏响。但庄子之潮汹涌,并不意味着屈骚精神已经断流,作为潜隐的暗流,它时或喷涌而出。描述和阐释庄骚两股精神之流在汉晋文学中的嬗替,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由汉至晋文人心理和文学特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48.
盛唐之际,王维、孟浩然并称,为山水田园一派代表.文章拟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雏的<过香积寺>为例,从境界、味、笔法这三个方面来谈谈二者诗风之异.  相似文献   
49.
《韵表》中同音字的等位措置透露出其语音的分合演变情况,特别是在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归并为照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韵表》中各韵照组声母字归并情况除与《中原音韵》异常相似因而可以为后者提供力证外,还提供了更多更明确的补充,体现了语音在逐渐演变过程中所具有的参差特征。  相似文献   
50.
"庄骚"合称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明以前,多着眼于艺术文章之同,而其后,始多言其思想感情之同.明清之际,陈子龙等士人把超脱此世的情怀与忠国之情、怨世之心相结合,赋予庄骚合称新的时代内涵,也体现了易代之际士人的特定情感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