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矮寨坡是湘西的一道天险。到湘西来如果你不到矮寨坡打个转,你等于没有到湘西。矮寨坡是汉语称呼,我们苗语叫"搙究"(noul njux),直译成汉语即是"穿花"或者"挑花"。挑花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我少女时代玩过;那时候,我跟着姐妹们聚在一起绣花朵绣花边,倦了累了,就抽一根丝线出来,在芊芊十指上穿来穿去变成一个几何图案,另一名女伴再用十指来挑出一个不同的图案来,挑来挑去,花样繁多,趣味无穷。一座大坡用一种女孩子做的针线游戏来冠名,想起来有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美好呢!  相似文献   
132.
构建和谐社会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和谐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保持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海外侨胞。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须做到古为今用,还原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洋为中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挖掘内涵,突出传统节日文化特色;与时俱进,创新传统节日文化。  相似文献   
13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内在动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4.
科普,普及什么?我国《科普法》第二条指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国科普在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蕴含其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科普在注重“器物”层面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135.
新疆是祖国的西部边陲,古称西域,有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为捍卫祖国统一、抵御外敌侵略、建设美好家园而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爱国史。因此,在新疆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6.
丹增 《学术探索》2004,(11):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加强中华传统道德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云南省传统道德研究要在抓制高点、抓热点、抓难点和抓特点上下功夫 ,把继承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与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37.
社会舆论对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负面的社会舆论正在消解着人们的见义勇为精神.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培育人们的正义感、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控制等途径,为弘扬和培育见义勇为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8.
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西师范大学、井冈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21304年10月19-24日在南昌市和井冈山市举行。中共江西省委分管领导、中国伦理学界知名专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的有关学者180余名出席会议,会议收到专著、论文、调研报告140余部(篇),  相似文献   
139.
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 ,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 ,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0.
许海兵 《中华魂》2021,(2):33-3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