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迥异于明清案头弹词的作者队伍多为女性,近世以来,以鸳蝴文人为主的男性作者,对于弹词的案头创作投入相当精力,并在理论探索中作出一定努力.进而在以苏州评弹为主的民间曲艺演出中,以脚本创作、提携艺人、亲历书场、行业鼓励等多种形式,对其发展、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探讨近代鸳蝴文人与弹词案头创作及书场演出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论证鸳蝴文人对于市井娱乐行业的热情投入,源于审美趣味与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由此见证近代案头弹词与明清以闺阁女性为主的创作在动因与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再生缘》表达了一种时间关怀,它不仅以诗意的方式记录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内在自我的时间之流,也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进入想像空间的契机,对抗时光的侵蚀。《再生缘》呈现给我们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过程,丰富地展现和塑造了女主人公的心理、自我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时间经验。弹词的体例特征使之兼具戏曲、小说之长,其边缘地位也使女作家可以创造性地发挥弹词文体的能动性,述说独特而复杂的女性经验和困境。同时,《再生缘》对女性自我的思考和呈现也反映了更广泛的明清社会文化的语境,即对时间、自我和欲望等问题的探求。  相似文献   
14.
益阳弹词被誉为"湘北曲艺的两朵花"之一,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地方曲艺。它功能多样,是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瑰宝。探讨益阳弹词的社会功能,发掘其文化内涵,对益阳弹词的传承与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苏州评弹的表演技艺是评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评弹艺术传承、发展和保护的意义十分重大.评弹技艺的传承与评弹书目文本的传承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有其自身独特的教习、训练、传承规律.研究评弹技艺的传承规律,是评弹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曲艺杂谈     
文章着重介绍了一些有关曲艺的历史渊源、音乐表现形式、唱腔结构等基本知识,并对各民族特有的说唱音乐风格加以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吴文科所列出的九个美学品格来探讨弹词开篇《杜十娘》曲本的文学魅力,并将之归纳成三个方面,即内容的通俗性、形式的灵活性与表达的程式性,以期结合具体文本,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解读口传文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苏州评弹是我国极富盛名的江南地方民间曲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代表性艺术形式.历史上,评弹曾作为民间艺人的安生谋命手段,它虽不具有主流文化的正宗血统,但却始终与文人文化和民间俗文化保持着深厚的渊源和联系,因而它一直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路径.书目文本传承在苏州评弹的文化传承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其形成、演变、创新、发展、延存、保护的重要见证.揭示评弹书目的传统传承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庚子国变弹词》塑造了一系列异人形象,其中包括张武举。李伯元设计的张武举俨然是江湖人士的代表,他因杀人而投奔朱红灯,本不符合晚清武举的真实生存状况。李伯元这样设计是为了突出张武举的特殊出身,以避免描述下等人升为团众首领的尴尬,反映了作家的等级偏见。《庚子国变弹词》中所记乡村民教冲突以武举纠纷案为引子,突出的是弹词的传奇色彩和暴力内涵。弹词的开头选择张武举为反教方面的代表,恰是数以百计的教案中的一件事,而张武举的形象则集庞三杰、樊秉章等晚清诸多武举人形象于一身。张武举代表的是士绅的精神和行为共性,而非团众的利益。由张武举引出的江湖世界,延续了《庚子国变弹词》民间想象的本色空间,而张武举形象以其特别的出身而成为弹词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吴文科所列出的九个美学品格来探讨弹词开篇《杜十娘》曲本的文学魅力,并将之归纳成三个方面,即内容的通俗性、形式的灵活性与表达的程式性,以期结合具体文本,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解读口传文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