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电影教学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高地具有特殊作用。微电影教学应坚持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能动性相统一、思想性政治性与娱乐性趣味性相统一、理论研讨和实践提高相统一等为基本原则。开展微电影教学,应加强整体设计,统一规划微电影教学活动;抓好团队建设、开题评审、剧本创作等基础工作,同时加强专业指导和技术保障;完善评价和推广,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对接大学生创新创业,扩大微电影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信息碎片化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工具之一。生活快节奏的要求使得广告商不得不做出改变以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在网络视频的广泛传播下,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短小精悍,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电影语言、眩目的明星光环和巧妙的悬念设置等特性。微电影广告要突破简单化、粗糙化、同质化、低俗化的发展瓶颈,朝着广告营销一体化、内容精致艺术化、制作工具简易化和互动模式游戏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的到来与微电影的勃兴互为表里。微时代的崭新媒介技术和手段,把我们认识的世界和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变得和从前很不一样,为我们提供一种身体甚至心智之外的"精神"现实。媒介技术不仅成为我们了解和再现社会及其文化的一种工具,也成为一个切入点。在这个时代中应运而生的微电影在表达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那就是:短(碎片叙事)、平(浅表达)、快(敏锐的即兴创作)。这既是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亦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微电影以浓缩的"精微"突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和固定观看模式,以一种新的步态走入我们生活的各种时间形态中,这使电影艺术走下原先高高在上的纯粹的审美神坛,走出影院,以平常的姿态走进了赛博空间,走进大众之间,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也使社会文化的转型在这里写下了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城市微电影已经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与营销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武汉城市微电影塑造出了特色鲜明、立体的武汉城市形象,成为提升武汉城市的优质载体,但在创作主体、创作内容、营销机制及盈利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需要打造政府营销联盟、生产精品内容,构建产业链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人活在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  相似文献   
16.
冯贝  宁玉珍 《新少年》2012,(3):20-21
我们家的成员,都喜欢看《西游记》,而且是百看不厌。久而久之,家里的四口人正好对号入座,每个人都有了《西游记》中人物的头衔。傍晚六点钟左右,弟弟悟空小心翼翼地推开了家门,蹑手蹑脚地朝厨房走去。站住!妈妈唐僧大喝一声,冲了过来。悟空见势,马上站得笔直,听候师父训话。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底以来,微电影在网络上兴起并迅速形成一股风潮席卷全国,大量的微电影作品蜂拥而出,各大网站亦纷纷启动微电影计划。为了对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效果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者根据微电影的基本特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传播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与受众群体的性别、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等息息相关,同时作品的创意、制作技术、演员水准及作品定位也是影响微电影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给力     
《新天地》2011,(2):17
给力读音为,gěi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微小品、微信、微博、微视频风生水起,“微文化”悄然崛起,具有即时性、暂时性、幽默性、角落性、批评性、都市性、实验性等特点,一个“微文化”的时代到来了.微,正在成为一种美学潮流,它以网络平台为土壤,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因其技术手段的大众化而成为中国人精神史的当代构成.本文在美学的关照下,在新媒体语境中,以微电影为例,从“微”的审美特点出发指出微所包含的微小、微妙、精微、细微、隐蔽、微服的含义分别指向微电影的时长、主题、美学意象、细节、支流、大众这样的审美特征,而微的这些美学特征与微雕、盆景、书法、禅宗、工笔画这些传统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笔者首次提出“微美”和壮美、优美一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而新媒体语境下的微文化如果能够吸收传统微艺术的美学精髓,延续传统微艺术的美学追求,并确立符合其自身特征的审美精神,微美学将会被写进美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1月上旬,由湖北省台办主办、湖北经济学院承办、央视网和台湾联合报协办的第六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暨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以在湖北经济学院任教台籍教师在鄂工作生活并收获爱情的真实故事为蓝本的微电影《梦·缘》,受到评委一致好评并获得本届大赛金奖.至此,“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暨高峰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