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333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234篇
理论方法论   232篇
综合类   4043篇
社会学   266篇
统计学   14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描述、分析动词名物化的意象图式,澄清了不同类型名物化的所指,进一步阐释了造成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差异的内在动因。动词名物化是以动词的概念内容为基底,采取不同方式扫描和突显的结果。笔者讨论了两组对立的动词名物化形式:经历体动词和非经历体动词的名物化、整体突显与部分突显的动词名物化。  相似文献   
22.
张承志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倾诉性,小说文体的诗化色彩十分突出,小说作品的意象较为丰富。张承志常常以丰富的意象建构使作品充盈着浓郁的诗意和抒情性,同时也体现了其小说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3.
人生之谜和超验之美——体悟《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观的此岸和大荒的彼岸之对话及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审视 ,体悟《红楼梦》的超验之美和人生之谜。并试图探索艺术意象对造就《红楼梦》艺术至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n维空间正则多胞形,发展了n维空间有限旋转群理论,获得了一些新公式和新结果。同时以计算机图形显示了一些正则多胞形的形态,实现了相应的图形软件。使人们对n维空间有限旋转群理论和正则多胞形有一个理论上的和视觉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金锁记》中具有象征性的月亮意象反复出现,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意味,成为贯穿人物心理的重要线索。月亮反射出女性的心理和女性命运,由此体现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6.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27.
我国古代诗歌意象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萌生期、成型期、繁盛期、深化期、完善期;其特征则主要表现在喻象性、张力性、审美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由重整化群方法导出玻色子-费米子模型的流方程,求解出温度趋于绝对零度和q趋于零时玻色子-费米子模 型的元激发能谱和其谱函数。  相似文献   
29.
探讨了意象的渊源及其互为影响、超越时空的意象差异、不同语境的理解与阐释以及意象作为文艺作品生命的细胞,并分析了它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杨树熙 《南方论刊》2005,(10):63-64
窗外小雨淅沥,平添了春夜几番静谧。我在拜读官演武散文诗集《弦上的舞蹈》。半明半暗的灯影下,影视般幻化出诗人营构的既具体又空灵、既现实又理想、既清晰又缥缈的众多审美意象。在作者笔下,“炼油树”不是“树”,倒是“鲜红的花束”;“冬雾”不是“雾”,却是“冷冻游荡之魂魄”;“森林公园”不是“公园”而是“草的凉亭,花的走廊,绿的篮子”等等。这种“变形”和“异化”,也许跟清人袁枚说的“蚕食桑而所吐青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的道理庶几近之。中国古典美学十分看重“意象”,认为它是“诗的本体”,并把“情与景两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