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06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616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德茂  吴蕊 《文史哲》2002,(3):109-112
唐兰先生的“三书说”,比之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更加贴近造字之初的实际情况。象造字法是象形造字法的开创性发展。象文字有的就是一种形象,但是,它的特点是在形象以外即字形以外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正是因为象文字为抽象概念的造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才没有使汉字像其他古文字一样,被纯表音的字母文字所取代。古“厶”字就是一个象文字,与它有关的几个字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42.
在古汉语中,“”“译”连用必须搭配其他成分(如介词“以”)才能组成谓词性短语。“以译”的字面思是“根据主观判断进行翻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含义随核心动词“译”的语义引申而发生变化:该短语中的“译”不仅可以表示翻译,还可以表示解释、猜测、演绎等。除了“以译”,“”“译”连用的短语还有“随译”。总的来看,“译”在古汉语中并未成词,“”和“译”通常只构成线性关系,但不在同一个语法层面上。  相似文献   
943.
英汉口译的关键在于理解.文章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心理差异、汉英语言差异这两方面探讨了影响口译中语言理解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口译表达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44.
最近,中央领导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识、促进“三交”、抓好各项工作要“有形、有感、有效”,“往实里抓、往细里做”。文章从符号学“形联”三要素分析和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识的“形感效”路径,认为符号过程的交融性、整体性、不可分割性,对于分析和讨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理论探索义。虽然“形联”和“形感效”存在时代语境的不同,二者在理路上大致相通,但是可做政府指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相贯通的符号(1)解析,以求抛砖引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识的路径分析及其学理化、学术化打开符号学管窥之孔。  相似文献   
945.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致知、共情、诚、笃行的育人价值。高校应遵循理论灌输与认知启发、情感渗透与思想升华、志引领与个体内省、行动集成与个性尊重相结合的原则,从构建“灌输—启发”的育人方法、营造“动情—共鸣”的育人氛围、发挥“外砾—内化”的育人功能、创新“集成—个性”的实践教学等路径入手,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46.
经典注释是历时性的转换传行为,须经注者理解与解释两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思想观念及传动机、知识结构、对读者的判定、语言能力、表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注本中积淀着各种信息。其中包括原典信息、前代或同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注者附加的新信息等,使之成为多源信息的集合体。合理利用注本的各种信息须以有效手段进行比较与判别。  相似文献   
947.
逐步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是多读。博览群书,熟能生巧,由量变到质变。当然,提高阅读速度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948.
唐培勇 《社科纵横》2007,22(6):110-111
本文在分析徐悲鸿的《前进》、《群马》、《群奔》、《奔马》等作品的基础上,对他的水墨大写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了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949.
950.
言、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焦点,道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深刻且富于创建性的。道家的“言不尽”论经历了从老子经庄子到魏晋玄学的逐步展开、深化和明朗化的发展过程。“言不尽”论在否定性的结论背后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某些辩证特征,值得人们深入思考。“言不尽”直接为道家的直觉方法和中国哲学的“负的方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