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3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非白人女性从英属殖民地或英联邦移民英国,她们作为英国少数族裔群体,从事的工作呈现出低技术含量、低工资并随时面临失业威胁的职业特征,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歧视以及她们自身在技能方面存在的障碍成为影响其职业特征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职业状况,英国少数族裔女性进行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32.
战后英日两国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住宅法。两国颁布住宅法具有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规范和促进了两国的住宅业发展,但在立法上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3.
战后 ,美国经过四次大的对外战争 ,国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战争利益集团” ,这一集团是建立在巨大的“战争红利”基础之上的 ,这包括军火红利、重建红利和政治红利。本文主要以此次伊拉克战争为例分析了美国的“战争红利”及其“战争利益集团” ,并且认为美国在这一“战争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地对一些不服从它的小国发动战争  相似文献   
134.
以世界为视角看战后公民对政党认同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党政治深刻蜕变,公民对政党的认同感日趋弱化;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由于时代的进步,公民对政党的认同感显著增强,但由于这些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党政治尚存在一些普遍性的不足,因而公民对政党的认同在一度高涨之后又有所冷却。在中国,建国初期公民对中国共产党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但在"十年内乱"期间这种认同感受到了严重损害。1978年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经受住了社会发展、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与考验,赢得了广大公民新的高度认同。公民对政党的认同实质就是公民对政党所持理念及实际作为的评判。因此,一切政党只有切实履行利益代表及整合功能,为民众谋福祉,才能赢得公民的广泛认同,从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文学有关中国的书写甚少,究其原因与当时的冷战时局不无关系.考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战时和战后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因素,通过对比战时文学"现时的敌对"和战后文学的"苦难的20世纪""记忆中的盛唐",可以解读五六十年代韩国作家的中国认识.即拥有璀璨文明的古代中国——尤其是唐朝,在韩国作家的中国认识里作为"理想国度"的记忆得到书写;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韩国是同样饱受外敌之扰的苦难国家,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却被置于冷战的对立方,被描写为朝鲜军队的"帮凶".  相似文献   
136.
二战结束后到50年代中期,美国国内在政治领域和精神领域都曾出现大规模的反共高潮.天主教界积极参与其中,为政府的反共政策提供舆论上的支持,呈现出较其他教派更为明确的反共立场.这既有传统因素的影响,同时更需从现实社会政治环境出发加以解释.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需要而论,通过对反共行动的积极参与,赢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是天主教界反共思潮的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13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探讨“市民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兴趣。如何认识1990年代中国市民社会论的理论倾向与特征?从比较社会思想的视点出发,透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市民社会论的历史变迁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为理解中国市民社会论的历史相对性与必然性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8.
从战争题材、个体知识分子的精神剧变、群体知识分子的"位移"几个方面来探讨抗日战争与战时电影对战后电影在美学、文化、心理及现实主义认知深度上的影响,以此揭示二者之间的深刻关联。  相似文献   
139.
如果法律的地位在统治者之上或者统治者的地位低于法律,那么这些国家就得到了拯救。——柏拉图上个世纪,政绩突出、风光一时的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任期未满而突然辞职,不仅在日本国内一片哗然,而且在世界政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冲击,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浪。什么原因呢?原来他涉嫌战后日本最大的丑闻——利库路德贿赂案。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于198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审理了利库路德贿赂案。此案的主角利库路德公司与政界、官界相勾结,行贿受贿,彼此受益。法院指控两名被告即利库路德公司前副总经理辰己雅朗把该公司未上市的股票以低价卖给劳动省前…  相似文献   
140.
盛雷 《齐鲁学刊》2012,(2):64-68
抗战胜利后,受经济复元运动的影响,各地商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青岛市商会向国民政府呼吁"亟须广设商业学校",并借献校运动之便利,创建了私立商业职业学校。相较战前的商业补习学校,商业职业学校具有教育目标明确、社会关系广泛、教学资源先进等新特点,也为战后教育复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国民政府对这种私立教育,却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各地商会在内战的影响下,亦无暇顾及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就业。由此,私立商业职业教育只能昙花一现,最终逐渐边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