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601.
孙海波 《东岳论丛》2023,(2):167-176
社会转型期加剧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撕裂,立法日益成为道德失范治理的重要路径。通过立法强制执行道德会导向一种法律道德主义,这不仅面临着严肃的理论争议,而且稍加不慎还会带来道德强制的风险。立法具有实现道德法律化及通过树立道德范例指引行为的功能,这有赖于其是否以适宜的方式调整道德。私德或美德适合采取权利型规范,而公德或底线道德适宜以义务的方式来引导。在立法对道德保持开放的前提下,应充分尊重个体的道德自主性。在私德或美德的范畴内,公民享有一种做错事的道德权利,个体可自主选择过自己想要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6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性思维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新近出版的《批判性思维与推理: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是2010年以来批判性思维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它对18年前《批判性思维与推理: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2003)所提出的若干批判性思维研究重大问题,如个体差异、基于学科的研究、课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可靠有效的评价工具以及元认知的转移,给出了回答。全书汇集了4大研究领域——批判性思维理论、学习与发展、课程与教学以及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批判性思维研究者和践行者有巨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3.
伊恩·班克斯是英国当代“新太空歌剧”的重要作家,致力于在科幻叙事中表达对撒切尔政府新自由主义政治的左翼批判。在其代表作“文明”系列小说中,班克斯借鉴了兴起于科幻“新浪潮”时代的“批判性乌托邦”,刻画了一个物质丰裕、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左翼乌托邦,称为“文明”,而该系列的第一部小说《腓尼基启示录》为这一乌托邦奠定了基调。借此,班克斯提出了一种“后资本主义”或然可能性,这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历史终结论”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显得难能可贵。但是,文明所蕴含的左翼批判有其局限性,在乌托邦的表面下,文明在本质上更像一个哈特和奈格里所论证的“后现代帝国”。文明内部遵循“根茎式”、无中心的权力范式,很大程度上诉诸以智力与情感为基础的非物质劳动,并在与其敌人“艾迪兰”的战争中,体现了“帝国”对传统民族国家的同化和替代。  相似文献   
604.
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尤其是聊天生成型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一类工具广泛使用的时期,批判性思维对整个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社会大众有必要从信息消费者转变为批判性信息消费者。虽然ChatGPT一类大语言模型(LLM)可以帮助甚至代替人做很多事,但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目前还比较薄弱。今天,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短缺供应”,而在未来数十年,对它的需求仍然是增长趋势。很多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教育机构和智库,都将批判性思维列为21世纪技能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企业界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选择雇员的一个考察指标。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一种全球共识——批判性思维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就此作出妥当应对。  相似文献   
605.
王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引领者,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性。他的小说以关注现实、介入生活见长,他通过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的辩证性构述实现了小说对人生、对社会的反思,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通着一种批判意识,这也是王蒙以文学反思历史、探讨文化的重要方式。对现实的关注、辩证法的运用以及带有自省意味的批判性,构成了王蒙创作中现实主义品性的三个重要维度。王蒙的文学创作,将现实主义品性与故事情节、人物的表现完满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在新的历史发展语境下,王蒙文学创作内蕴着的现实主义品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至为宝贵的经验,探讨其创作中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对于丰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