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05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937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这一阶段,相似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九种类型:X与YA、X如YA、X似YA、X似Y样A、XA如Y、XA若Y、XA似Y、XA如似Y、X比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X不与YA、X与Y不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A如Y型句式的用量和使用比例最大,其他几种多见于唐宋时期。  相似文献   
92.
每当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师的催促下,不得不完成.因此,学生的作文质量就不高,言之无物,内容空泛.即使有几篇稍好的文章,也是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占有的作文材料太少.因此,要让学生把文章写好,就应首先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材料,占有材料,筛选材料,积累材料.这样,作文自然就会有好的效果.那么,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做到搜集材料,占有材料,从而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作文材料的来源应重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3.
骨法用笔,自古已然.线条是中国书法的惟一语言和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本文指出线条的形上基础主要源于老庄、<周易>哲学,玄--变--朴是书画家感应天地万物阴阳运转、生化不息而归于大和谐的宇宙秩序,参"玄"以体道、悟道,在线条的创造中求"变"以证道、显道,进而返"朴"以得道、弘道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用OGY方法研究了二维映象的混沌控制.计算机模拟表明,OGY参数微调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沌运动向周期运动的转变,混沌暂态时间的长短敏感地依赖于系统的初始状态,还用模拟噪声讨论了混沌控制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6.
从《晋书》的编纂看《兰亭序》的真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唐修《晋书·王羲之传》与《世说新语》及注所载的有关王羲之事迹和《兰亭序》的异同之后,指出唐修《晋书·王羲之传》是唐初修史馆臣为了迎合李世民偏好王氏书法的心意的产物,《传》中对《世说》所记有关的故事作了从塑造“书圣”形象为目的的修改,而《兰亭序》的后部分文字也是经“摹学”王氏书法的高手伪造后传入宫廷为太宗所得由褚遂良鉴定而入正史的。因此,《兰亭序》是伪作而非真品。  相似文献   
97.
《论语·述而》"文莫"句诠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文莫"二字为千古疑词.或以"文不"、"侔莫"释之,或以"疑辞"释之,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莫"字当为"其"字之讹,"文莫吾犹人也",即"文,则吾犹人也".  相似文献   
98.
作为六朝三大画家之一的顾恺之在绘画领域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以形写神”论的实质内容及其形成的深厚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9.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0.
“翻译腔”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理解之误和表达之误所致,"翻译腔"表现各异.作者认为,在英汉翻译中,只有努力钻研原作,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表达符合译语语言习惯,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可接受性,消除"翻译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