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04篇 |
免费 | 702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637篇 |
劳动科学 | 575篇 |
民族学 | 417篇 |
人才学 | 882篇 |
人口学 | 295篇 |
丛书文集 | 9351篇 |
理论方法论 | 2177篇 |
综合类 | 14871篇 |
社会学 | 2579篇 |
统计学 | 14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557篇 |
2022年 | 522篇 |
2021年 | 750篇 |
2020年 | 661篇 |
2019年 | 634篇 |
2018年 | 282篇 |
2017年 | 539篇 |
2016年 | 708篇 |
2015年 | 1133篇 |
2014年 | 3129篇 |
2013年 | 2592篇 |
2012年 | 2996篇 |
2011年 | 3461篇 |
2010年 | 3235篇 |
2009年 | 3558篇 |
2008年 | 3719篇 |
2007年 | 2616篇 |
2006年 | 2275篇 |
2005年 | 2117篇 |
2004年 | 1686篇 |
2003年 | 1514篇 |
2002年 | 1172篇 |
2001年 | 931篇 |
2000年 | 630篇 |
1999年 | 270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发展低碳城市与政府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在总结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明确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系统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2.
彭丽花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熟人经济是一个让百姓心烦、使企业家头痛、给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现象,破解熟人经济是抢抓海西新机遇、推进泉州新发展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政府在破解熟人经济过程中应有作为:提供新资源、完善新体制、建立新规则、培养新素质、培育新文化。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构建节约型政府的执政要求。他在报告中强调指出:“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至此,构建节约型党政机关成为中国政府明确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6.
论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民主社会,广泛的民意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来源及有效性的保障。然而在现实中,公共政策以民意为基础与依归的基本信念并未完全建立,公共政策实践偏离民意的现象依然存在。作为政府,应该合理有效地收集民意、科学细致地分析民意,为公共政策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47.
148.
林在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42-146
晋江政府社会管理经验,实际上就是一个县域社会管理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结构深刻变化的历史发展环境下,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县域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晋江经验可以使我们得出若干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9.
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等消费品的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公众、政府甚至国外媒体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暴露出中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某些缺陷.政府如何通过监管制度创新,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是保护国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是提升中国制造信誉不可或缺手段,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对参与人是否实施了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有效的约束和激励能够引导参与人遵守规则,而无效的约束和激励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0.
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中,利益主体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相应地农村金融每一次改革都受到各种力量的约束,可以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概括为一个基于多方非平等主体的制度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利益博弈,最终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形式.要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必须彻底转变各博弈主体的收益矩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