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自晚清以来,各种政治势力为了加强对乡村的社会控制和资源掠夺,纷纷在乡村进行政权建设,将国家权力轨道铺设到乡村。国家权力的下沉没有完全动摇地方绅士的权威,血缘、地缘、礼教、族规在乡村中依然占有突出地位。但是,由于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的渗透方式和治理策略不同,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还是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总体上表现为国家权力加速向乡村渗透,乡村传统权威在国家权力的挤压下,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迹象。本文从晚清、民国和革命根据地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基层走向善治,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其中,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构建农村利益协调机制是其必要的路径选择.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应通过调适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协调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协同村级政权组织与农民自组织的发展,理顺农村基层治理三大主体关系;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应通过加强党组织领导的“四个民主”建设,落实农民的“四项权利”;构建农村利益协调机制,应以农民为本位,以建设农村社区利益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一直存在一个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其中的区域,即黄宗智提出的"第三领域"(thethirdrealm),而"第三领域"这一概念的使用,有助于讨论地方行政、社会组织与城市管理模式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南京城市管理在嘉庆初及太平天国战争后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变,这一过程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在第三领域中的相互渗透,是近代国家政权建设的体现。清末南京城市管理不仅反映了地方精英的参与热情,也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化、官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在客观上为20世纪的城市行政近代化改革作了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14.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1):F0002-F0002
亲爱的校友:你好! 九州同庆,四海共鸣。在举国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之际,龙尾山麓,黄河之滨,新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高等学府西北民族大学这棵大树也将画圆花甲的第一圈年轮。透过时光隧道,观赡六十年播撒桃李大江南北,抚育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为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造步及自身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所办学规模空前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意义重大。笔者利用在武安市挂职的便利条件,对该市502个行政村的换届选举情况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邓小平理论,阐述了在新时期知识分子日益成为社会进步和政权建设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重视培养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并充分发挥他们对社会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吴传健 《当代老年》2007,(10):31-31
建国初期,国家正处在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和政权建设的阶段,虽然生活有一定困难,但都能克服,人们精神爽快,都有着发自内心的兴奋,这不言而喻是解放带来的欢乐景象。我经历了一些琐事,虽然很零碎,但对经历过和未经历过的人都很有纪念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陈毅,在1938年6月至1940年7月间,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决策,率领新四军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他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态度,在战略展开、统一战线、发展武装、建设政权等诸方面,为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留下的深刻教训,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借鉴,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基层政权的三次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自俭  李丽 《河北学刊》2007,27(4):47-49
由清末到国民政府垮台时期的第一次社会转型中,传统士绅的衰落与基层政权的建设相互影响,结果是基层政权的"内卷化",乡村社会出现了动荡和混乱,国家陷入了总体性危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的第二次社会转型中,国家成功地将政权的触角延伸至基层农村,以各种手段形成了对农村的强力制约,即使如此,基层社会也并未完全丧失自身的行动能力;当前第三次社会转型下处于改革进程中的乡村基层政权,由于国家权力的部分分权显示出了更大的弹性和自主性,在与各方利益的互动中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利益追求,所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