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38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550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今天《周易》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学习《周易》整体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系统观。本文试对《周易》系统观的三大特征及其对《天工开物》中系统工程萌芽的启迪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2.
王海洋 《河北学刊》2007,27(2):44-46
“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透过文化对象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热”催生了中国文化哲学兴起,近20余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化的因素。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当体现文化实践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衣俊卿教授的《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一文,从学理层面提出了文化哲学的三重理论思想资源,即实证性的文化历史资源、范式性的思想理论资源、现实性的文化批判资源,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期待文化哲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笔者的论文《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全球化使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整体性变化,因此,应当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价值诉求出发深化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唐少杰教授的论文《文化反思与社会记忆》,则考察了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的“文化记忆”问题,读来引人深思;王海洋博士的论文《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则集中讨论了当代网络文化实践所引发的虚拟交往的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53.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创新也在基层。改革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碎片化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整体上进行推进。形成党领导下多方参与、互动协作、共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实现民心在基层凝聚,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从"理念"到"实践"的转换。这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4.
整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应运用这一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性联系"(理论体系内理论渊源、理论主题、理论品质、理论基点、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的一脉相承)、"整体性功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问题的科学回答)和"整体主导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更好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5.
当今生态美学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对纯粹艺术品与处在空间环境中的自然美之间的差异做出有效而明确的区分.本文认为,生态审美哲学的逻辑起点源于身体与自然空间环境的审美关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身体是以此时此地的整体性来参与审美的,生态审美哲学就自然应该把"环境",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把"空间"引入知识体系,把处在"环境"与"空间"中的人的身体感觉作为基本对象.而且,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彼此之间是一种"共戏"、"同戏"的关系,在一种时间性的"同时性"中,形成对于生态空闻的审美意向性.  相似文献   
56.
桑兵 《文史哲》2008,(1):23-29
近代以来,分科治学,已成体制,纵横两面,相互隔膜。所做学问,或许符合后出外来的学科轨则,却不理解前人的习惯做派。诩为占领制高点的专家之学,渐成割据分封,画地为牢,而占山为王与落草为寇实无二致。至于所谓跨学科,则往往是坐井观天,或踉跄跳跃,以局部求通论,以归纳代贯通,势必以偏概全,看朱成碧。分科治学之下,学人的眼界日趋狭隘,没有成竹在胸,难免盲人摸象,无法庖丁解牛;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之事,日益习以为常,甚至天经地义。博而后约,以专致精,由精求通,整体之下探究局部,仍为治学取法乎上的不二法门。如此,才能接续前贤的未竟之业,以免日暮时分盲人骑瞎马行险道,将天边的浮云误认作树林,或以找漏洞、寻破绽、钻空子、对着干为治学的正道坦途。  相似文献   
57.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并阐述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的三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总进程的两大阶段即从中国特色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贯穿这一总进程的主题,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是贯穿这一总进程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一总进程的最新成果;第二,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者的"一体化"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结构的三个层次,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哲学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以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路径选择、战略设计等,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三,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以开放的态度和方法坚持和推进"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8.
论人的素质及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孝哲 《天府新论》2008,23(2):22-27
人的素质就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修养、能力和才干,亦即人在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人的素质的主要特征有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历史性.现代人的素质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优化外在环境、接受教育训练和参加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59.
谈高校合并中的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英 《理论界》2001,(5):27-29
高校合并办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互补优势和规模效益。而高校财务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财力保证,同时,又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财务合并不仅影响着合并后高校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适应高校合并形势的需要,研究探讨高校合并中财务合并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既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理论问题,也是高校合并办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  相似文献   
60.
《老子》文本解读,过去大多以训诂方法为主, “公训公有理,婆训婆有理”成了《老子》解读中的常见现象,由此带来的译文不顺、逻辑不通、意义不明等后果已经或正在显露出来.近年来在“西学”背景下的若干新方法的采用,不仅没有消除过度依赖训诂所产生的“症状”,而且又出现了另造一个“老子”的风险.运用“整体性”方法、“回到《老子》文本中去”的方法、“逻辑之优先性”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来解读《老子》,将有助于《老子》解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