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28篇 |
免费 | 458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3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383篇 |
人才学 | 286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6233篇 |
理论方法论 | 972篇 |
综合类 | 12597篇 |
社会学 | 1354篇 |
统计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72篇 |
2022年 | 320篇 |
2021年 | 387篇 |
2020年 | 419篇 |
2019年 | 363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275篇 |
2016年 | 331篇 |
2015年 | 617篇 |
2014年 | 1354篇 |
2013年 | 1276篇 |
2012年 | 1461篇 |
2011年 | 2096篇 |
2010年 | 1919篇 |
2009年 | 1441篇 |
2008年 | 1440篇 |
2007年 | 1299篇 |
2006年 | 1136篇 |
2005年 | 979篇 |
2004年 | 920篇 |
2003年 | 866篇 |
2002年 | 775篇 |
2001年 | 607篇 |
2000年 | 485篇 |
1999年 | 242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胡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2):122-124
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一书,从"中国想象"的角度来解读五四儿童文学,独辟蹊径,探究了五四儿童文学参与中国新文学建构民族国家的话语实践,深化了儿童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论题,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徐新建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9-40,47
2011年,以"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为题的学术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的立项,标志着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文章在此回顾了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支持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前辈,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警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田耕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96-200
不同的生命观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任何一种生命价值观都会遭遇现实的困惑,哲学如此,文学亦如此。文学对生命价值的困惑在怀古伤逝题材中表现最为突出。中国古代知识群体,无论持入世的儒家、超脱的道家,还是无执无著的禅宗生命价值观,在亲历古代遗迹时,都会难以自禁地流露其生命情绪。在怀古文学意象选取中的最大特征,就是今与古、生与死、永恒与短促的“情绪”对比的不同。不同的“意象情绪”对比传递出作者不同的生命观,由此形成怀古文学以生死为焦点的鲜明的生命特色。随着生命本体观的苏醒和认识的深入,怀古文学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本体间冲突的表现也在深入,并引起怀古文学中有限与无限统一的哲学生命思考,其意象的选取也渐次由悲凉到空漠,最终走向平淡与超越。 相似文献
995.
2012年11月,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和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等团体的协助下,跨学科学术平台"文学人类学与多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在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中心成立之际举办了题为"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王玉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0-53
"五四"时期,以前期创造社为中心的浪漫感伤型文学风行一时,它抒写了一代知识者在追求新生的历史进程中感时伤世的真诚歌哭,彰显了现代中国民族与文学在大转型的历史青春期所特有的生命质地与情感色彩,并以追求自由的本质与情感解放的启蒙路向,以及大异其趣的美感意识和美学风格,完成了对于文学性的追求与表达,在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学景观的同时也昭示了契合时代特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曹永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
形神观是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东晋顾恺之和现代傅雷的形神现学习认识切入,从理论、实践以及审美等角度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文学翻译理论中的‘形神观'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从而丰富和拓宽文学翻译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李大春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9-22
针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论争这一文艺理论争鸣焦点课题,对两者文艺理论的产生、演变及走向的透视,流派的形成,理论的界定,到引进、吸收、融汇进程的分析与论证,以全新视角进行历史反思。在邓小平“二为”文艺方针旗帜下,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双蒂并开、共同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文艺理论从新时期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999.
蒋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恢复正常秩序 ,唐代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成为古代文学中众所公认的成绩最显著的一个研究领域。有关唐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和收获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会队伍建设。 1 981年唐代文学会在西安成立 ,标志着中国当代的唐代文学研究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规模研究时期。二是学风的转变。唐代文学研究中的转型 ,表现在历史决定论思维方式的被扬弃 ,在学术观念上体现为由形而上学向历史回归。三是研究思路的拓展。学术观念的变革 ,使唐代文学研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价值判断倾向 ,而代之以对文学史现象、过程及意义的关注 ,将以往点的研究扩展到面 ;“文化热”和方法论的讨论则开阔了研究的范围和思路。检阅近 2 0年唐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 ,作家研究是收获最丰富的方面。另外 ,在诗歌批评、文章研究、小说研究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路善全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4):107-109
胡适侧重于从文学自身谈文学革命,周作人则侧重于从社会、政治方面谈文学革命;胡适文学理论源自进化论,周作人源自人道主义理论;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文学研究方法,周作人主张文学研究应“宽容”,否认研究的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