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6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1864篇
劳动科学   105篇
民族学   492篇
人才学   401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8587篇
理论方法论   1441篇
综合类   16103篇
社会学   2013篇
统计学   338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629篇
  2022年   494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638篇
  2015年   1022篇
  2014年   2322篇
  2013年   2016篇
  2012年   2231篇
  2011年   3002篇
  2010年   2612篇
  2009年   1958篇
  2008年   1988篇
  2007年   1713篇
  2006年   1476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066篇
  2002年   922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82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冒佩华 《江淮论坛》2006,1(4):64-69
经济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当今中国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对于转型期中国收入差距扩大成因的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市场发育不成熟,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的不成熟,从而导致要素收益的错位实现,这是经济转型期收入差距不合理存在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对三大基本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市场及收益归属的分析,从理论上寻求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88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亦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的重要动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机遇,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也有助于激发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对此,该文对当前科技创新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数字化转型实践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数字化赋能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表现,并提出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883.
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翻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亟须高校培养具备翻译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翻译人才,“数智化”转型为创新翻译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该文立足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从学科整合与专业结构“数智化”建设、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课堂教学“数智化”创新、评价体系“数智化”完善、社会服务“数智化”协同和师资队伍“数智化”支持等维度,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和具体突破路径,以推动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进程。  相似文献   
884.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现实诉求,需要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然成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紧缺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推进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推动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技能型人才培养受专业、课程、教学与师资等内部因素,以及利益相关者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因此,职业教育应加强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回应区域制造业发展需求;注重课程开发与内容设计,契合行业技术应用与职业标准;优化课堂教学,契合行业现实生产与管理的运行过程;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通理论、强实践”的师资队伍;发挥“校政行企”联动作用,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探寻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85.
886.
近年来,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按照“聚焦重大战略,紧盯国际前沿,坚持项目先行,着力招才引智,引领转型升级,服务创新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引进了一批西安市急需紧缺的外籍高端人才,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振兴农村经济,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借力“外脑”,书写下了更加精彩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西安故事。2019年4月,西安首次入选“2018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  相似文献   
887.
888.
889.
《劳动世界》2020,(1):8-9
就业既是经济的"晴雨表",又是民生的"温度计"。行至年终,全年新增就业指标已提前达标。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就业缘何能够稳稳扎牢中国经济"底盘",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转型升级潜力大,稳就业有动力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支支机械臂有序挥舞,一辆辆智能无人车往来穿梭,十几条全封闭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相似文献   
890.
随着数字通讯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和人工(超)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影响日趋深入,我们已不可避免地处身于后人类时代/AI时代的境遇之中,自古以来以人为主体与主题的文学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人的文学被机器人文学全面取代的"人的文学的终结"还远未到来,但潜在的文学终结的趋势在吁请着我们对于人的文学的坚守。虽然在后人类时代/AI时代,人文主义将不可逆转地走向后人文主义,但后人文主义既不是反人文主义,也不是人文主义的终结,它标示的是"人"的观念的重要转变,是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定位和人类文化秩序的新的建构。在这样的新的"后学"语境中,文学研究仍将以开放、包容的理论姿态去观照与人的存在相关的文学艺术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