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毛正天 《学术交流》2006,(12):154-158
中国古代诗学以“气“论文,认为诗文的言语情事只是可指认的物质外表,关键在于流动于中,使之成为一体的文气。气是万物的本原,诗文中的文气也是决定诗文高下优劣的根本。因此,“诗文以气脉为上”便成为衡断诗文境界的标尺。“气”是心理的、审美的,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与思维方式的表述,经历了从哲学到美学到诗学的长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色彩,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相似文献   
72.
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主张,后人概括为"文气"说.而什么是"文气"向有争论.我们认为,所谓"文气",是声与情结合的产物,是通过吟诵作品时,所获得的一种美感.而且古典诗文的"文气",通过朗诵,可以得到重新的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