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对马克思主义下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意义,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的历史命运。在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强调,科学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玉申 《社区》2009,(17):44-45
1926年.中国北伐战争期间,苏联是对中国革命起到关键影响的国家.中苏关系首次赢来黄金时代。为了与南方革命政府对付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张作霖集团。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打算直接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张作霖的主力部队。对于这段历史.俄罗斯外交部直到最近才披露相关档案。  相似文献   
73.
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两种不同模式的产物。他们对“共同富裕”的认识、理解和实践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这是社会历史及思想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充满了科学的辩证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4.
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根据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具体国情,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认识误区,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设想。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模式的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探索的初步尝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初始阶段的某种痕迹。  相似文献   
75.
傅伟男 《东南学术》2024,(2):212-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党史意识的觉醒。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在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原则与观点方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党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党史叙述的逻辑渊源。他们高度重视党史在汲取经验教训、澄清事实真相、坚定革命信念、展开宣传教育、强化政党认同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方面的重要功能,着重阐发党的重大事件、历史贡献、成功经验与党史分期等基本问题,在党史叙述时运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与辩证法等理论方法,并就如何编撰党史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重视党史传统的形成,为正确认识国际共运史与中共党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尽管苏联对德国入侵早就有所准备,但在苏德战争初期依然遭受了沉重打击。关于这一事件至今仍有许多疑问。根据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档案和中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这主要因为,战争爆发前夕,斯大林为避开战争,保护既得利益,在对德政策中执行了一条由强硬到妥协的错误路线;同时也被德国制造的种种假象所迷惑,错误估计了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和入侵时间,从而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77.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犹太人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苏联建立后,列宁的民族平等理论更是给了犹太人以极大的鼓舞。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反犹传统的影响,苏联犹太人并没有完全享受平等,歧视与迫害时有发生。从列宁时代到戈尔巴乔夫时期,随着国家领导人的更替,苏联政府的对犹政策和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无论是对境内犹太人还是苏联社会都产生了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78.
为什么1956年的希望和期待会转变成1957年的失望和消沉;为什么中共八大在1956年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方针路线,到1957年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毛泽东已经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到头来还要重蹈斯大林的覆辙,为什么中共一代精英百般思索却做出了如此选择,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  相似文献   
79.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和民族的同情与支持.抗战爆发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号召全世界人民用一切方法组织对中国人民的国际援助.同时,为了让中国牵制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力,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在抗战初期,依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从政治上、物质上和军事等方面给中国以有力支援.在战略决战时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中国东北,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对加速日本的败降起了重大作用.抗战八年中,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牺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从而解除了苏联的东顾之忧.故中国的抗战也保卫了苏联,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0.
1933年12月12日,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拘捕了蒋介石,逼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一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苏联政府得悉事变的消息后,为避免自己遭受德日攻击,也为使“武装保卫苏联”的目的得以实现,使作出了歪曲事实真相、指责张扬的决择。大肆攻击、污蔑张杨的爱国行为,极力吹捧和赞扬蒋介石,主张无条件释放蒋介石,并利用共产国际的名义,压迫中共出卖张杨,使事变的解决符合苏联的利益。苏联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无不反映了他的民族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