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39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53篇 |
劳动科学 | 71篇 |
民族学 | 175篇 |
人才学 | 308篇 |
人口学 | 57篇 |
丛书文集 | 2737篇 |
理论方法论 | 559篇 |
综合类 | 5874篇 |
社会学 | 1189篇 |
统计学 | 1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224篇 |
2020年 | 151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327篇 |
2014年 | 793篇 |
2013年 | 638篇 |
2012年 | 785篇 |
2011年 | 969篇 |
2010年 | 935篇 |
2009年 | 1001篇 |
2008年 | 1044篇 |
2007年 | 763篇 |
2006年 | 669篇 |
2005年 | 596篇 |
2004年 | 490篇 |
2003年 | 402篇 |
2002年 | 418篇 |
2001年 | 386篇 |
2000年 | 298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何雨贵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在中央电视台、各省卫视的强势作用下,地、市级的城市电视台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很多台选择了民生新闻的路子。成功的例子如: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长沙电视台的《政法报道》、湖北荆州电视台的《江汉风》、江苏苏州电视台的《新闻夜班车》、广东汕头电视台的《今日视线》、湖南郴州电视台的《天天播报》等等,这些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收视率,成为与央视和卫视争抢观众的利器,也成为带动当地电视台广告投放的“领头羊”。然而,一个地方的新闻资源是有限的,怎样延伸“民生新闻的成功之路”,为城市电视台之间的“新闻交换”[1]开辟了一条广阔的路子,此思路很值得探讨。一、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的生存基础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2]。民生新闻的接近性,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的体现,是民生新闻吸引观众的要素之一。民生新闻的接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上的接近,即地域性。本地民生新闻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二是时间上的接近,即时效性。城市电视台对本地民生新... 相似文献
912.
丁东 《社会观察(上海)》2009,(2):51-51
最近,关于时评的得失有不少议论。我认为,时评的兴起,是最近几年中国新闻领域的可喜现象。虽然各个媒体的时评良莠不齐,但时评的活跃,总比鸦雀无声好得多。 相似文献
913.
叶匡政 《社会观察(上海)》2009,(9):76-76
前不久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称,目前,大量使用方言的电视剧数量有所增加,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过度、过滥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违反了总局的相关规定,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这是2005年后,广电总局再度对方言剧发出“禁令”。 相似文献
914.
信息传播方式与重特大事件新闻应急机制的构建——以5·12地震中的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4):66-68
"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以其实时、公开、透明赢得广泛赞誉,震后传统媒体的第一反应,政府的新闻发布方式、机制,新媒体的功用等都值得反思。总结汶川大地震信息的传播方式对建立高效的重特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和管理应急机制,确保重特大事件面前信息畅通,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15.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5):14-14
南方报业新闻时间:2009年09月03日来源:南方周末中国“人治”的土壤是很肥沃的,尤其是在党和国家难以区分的条件下,更容易产生“人治”。如果我们的法治环境缺乏新闻舆论的监督,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仅靠宪法规定的一纸条文不能切实保障“法治”的贯彻实施。“人治”的危险来自哪里?当然来自拥有“公权力”者。他们一言九鼎,他们的讲话、批示讲得好时,是“法治”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916.
廖楚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426-428
传播学是一门关于人和语言的科学,新闻的语言包括理性语言和情感语言。情感语言用于表现记者的态度并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结合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以一图片新闻为例,分析新闻情感语言的特点和表现手段,探讨记者如何在新闻中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意义并指引读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17.
张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59-64
语言风格是人的风格在语言上的一种体现,也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内在和外在最高层次的反映和表达,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结合。新闻发言人语言风格的形成有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风格要素往往是综合到一起影响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918.
杨新勇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5
随着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大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大大增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通过精选题材、捕捉热点、挖掘细节等手段,充分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树立高校品牌和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9.
李清聚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21-25
在对马克思有关宗教本质问题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着自我意识说、虚幻反映说、鸦片说等观点,而笔者认为,马克思对宗教本质的论述,并不像某些学者所说的是可以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的。实际上,在马克思的眼里,宗教就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920.
钟之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4):87-90
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和文化现象。它承载着新闻事件背后的特定含意,它的传播是一个媒介和受众对其进行意义框架的过程。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有着其特有的意义框架系统,并遵循三种不同的意义框架范式进行传播。透过不同的范式,可进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清楚解构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深层次内涵,指导公众构建更为健康良好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