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阅读与作文》2007,(9):22-22
写法指导第一,按时间顺序观察。可以按一天当中时间变化的顺序观察,也可以观察景物一年四季的变化。第二,按空间顺序观察。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下到上、从右到左地观察;也可以是从远到近到远地观察。同学们在写景物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观察的顺序来写,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方位词。这样,文章的条理就会非常清楚了。  相似文献   
102.
采集宁波旅游文学的文献众多;宁波旅游文学作品数量大,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反映了宁波自然与人文景物的丰富性及其特点;对景物的艺术审美具有画龙点睛、导游、传播等作用。宁波旅游文学是今日宁波旅游颇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3.
怎样把观察到的景物有地顺序写下来?一是观察仔细。你要善于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看一看、听一听、摸—摸,掌握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姿态、色彩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4.
《社科纵横》2018,(3):101-105
元初南北统一前后,以刘秉忠、郝经、王恽等为代表的北方文人因随军、仕宦等因素南下,创作了许多描写南方自然景物与民风民俗的诗作。他们用北人笔法描写南方山水风俗,使诗歌在内容、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以北宗为主南北兼容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5.
近来觅到一部《寻归荒野》的好书。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介绍美国自然文学及其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人物的专著。书中人物穿越历史,从遥远的荒野一路漫步走来,或自然深处,或独居茅舍,或守望山林,以各种方式将外界的自然景物与内心的精神体会融为一体,心灵感应。他们是寂寞孤独的行者。大自然这种沉静的能量体,撞击着他们的灵魂,从他们笔下流淌出充满思考与智慧的文字,展示出一道迷人的自然与心灵的风景,形成了一种基于旷野共创新大陆文化的独特时尚和氛围。  相似文献   
106.
《诗经·豳风·东山》是一首反映周代征夫受战役之苦和征夫对家乡及亲人思念的著名诗篇,是诗经中表现行役内容最优秀的篇章之一.《东山》全文共四章,一百九十二字,表达出了多重情感:反战,惜民,思乡,念妻.这既得益于诗人对想象和联想的运用,也离不开贯彻全诗的景物描写,尤其是其中含有动物意象的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107.
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一生极其坎坷.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别具一格,尤其擅长描写女性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饱尝爱情痛苦的内心感受,并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传递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于诗人自身命运多舛,因此她的抒情诗常常被浓郁的悲剧色彩所笼罩.  相似文献   
108.
描写景物时,作者往往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这就是拟人修辞格。在文章中,这种修辞格若用得恰到好处,能把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9.
<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著作,在文学史上却有着较高的地位.其写景语言更是峭丽峻洁.鄙道元在<水经注>的写作中选词精审,构句简练整洁,修辞逼真,而又具有切入景物深邃的语言表现力.因此,研究探讨<水经注>中写景的语言艺术,对于提高文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美学角度比较分析了美国“新英格兰诗人”亨利&#183;朗费罗与中国唐代隐逸诗人孟浩然的几首自然景物诗,旨在解读他们相似的审美情趣和江西美学相通之处。文章指出两位诗人的表层景物描绘下皆隐藏了深沉的价值关怀,体现了本然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相互渗透侵袭;传达了他们对人世的顿悟以及对超越时空的生命意识的终极探寻。此外,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经历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两人对自然的表现方式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