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27篇 |
免费 | 273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38篇 |
劳动科学 | 82篇 |
民族学 | 117篇 |
人才学 | 238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2577篇 |
理论方法论 | 553篇 |
综合类 | 4807篇 |
社会学 | 778篇 |
统计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9篇 |
2023年 | 316篇 |
2022年 | 321篇 |
2021年 | 430篇 |
2020年 | 386篇 |
2019年 | 380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235篇 |
2015年 | 435篇 |
2014年 | 760篇 |
2013年 | 562篇 |
2012年 | 704篇 |
2011年 | 727篇 |
2010年 | 700篇 |
2009年 | 660篇 |
2008年 | 711篇 |
2007年 | 478篇 |
2006年 | 392篇 |
2005年 | 423篇 |
2004年 | 334篇 |
2003年 | 260篇 |
2002年 | 228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充满智慧。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做到:一定要赢得学生信赖;一定要让学生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一定要带着情和爱去管理;一定要用全面的态度对待学生;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92.
转型社会语境中司法法治生成的发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语境中司法法治的生成问题考量关涉着司法职业的时代命运,也是司法职业共同体主体自觉的客观诉求.司法现代化的研究困惑和现实困境昭示出司法改革理论根据与实践基础,且诠释出其在法治国家建构探寻中社会层面的动力机理.司法职业的功能回归是社会转型语境中司法法治生成的科学发现路径,需积极梳理使其得以本真回归的相关要件. 相似文献
993.
社会控制:关于司法与社会最一般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司法功能的恰当认识是增强有关司法的知识、进行司法改革的理论前提和基础。而司法与社会最一般的功能联系 ,可以诉诸社会控制的概念予以解释。作为历史上由来已久的社会控制形式 ,司法所具有的特点包括了 :它是法律规范与组织化力量的结合 ;是对个别行为的直接控制与普遍行为的张力控制的结合 ;是法律权威与司法角色行为影响力的结合 ;是公正价值与司法制度的结合。在社会控制体系中 ,司法也居于正式的、专门的、最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4.
实践智慧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自身的多面孔,这些面孔共同建构了实践智慧的真实意义。规范取向的实践智慧认为,人的行为是否明智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内在的道德德性或外在的社会规范;技术取向的实践智慧认为,人的行为是否明智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既定的行动目标、能否有效地控制自然和社会;生命意义取向的实践智慧认为,人的行为是否明智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帮人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不仅包括行动者的生命意义,而且包括周遭生态的生命意义。以上三种取向的实践智慧再现了西方实践智慧的七张脸孔:道德德性取向的实践智慧、契约论取向的实践智慧、政治技术取向的实践智慧、科学技术取向的实践智慧、修辞术取向的实践智慧、存在主义取向的实践智慧、生态学取向的实践智慧,它们共同构筑了实践智慧的历史和理论。 相似文献
995.
996.
1992年南方谈话,既是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实际上也是破解困惑我国改革发展多年的诸多难题的一个新的“动员书”,其蕴含着邓小平社会动员的大智慧.在此,以社会动员一般所具有的目的性、秩序性和兴奋性等基本特征为切入点,从与之相对应的目标、战略和价值等三重维度诠释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社会动员智慧,无疑为重温南方谈话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7.
司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由于司法在不同国家宪政体制下的含义是有所差异的,因而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规律的基本内涵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一特殊国情下,司法规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底蕴. 相似文献
998.
当前我国的执法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不高,严重影响了执法司法工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宪法法律对执法司法工作的要求严重不符.同时,执法司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对执法司法公信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应当坚持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的理念,严格确保司法独立,切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严惩治司法腐败,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大执法司法公开力度,加强民众参与和监督,积极应对网络时代新要求,从而解决执法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不高的现实难题,重塑执法司法公信力并提高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999.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产权的跨境流通,也导致涉外知识产权争议越发复杂与频发.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经常会产生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问题.要妥善解决争议,特别是促进判决在相应国家的承认与执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国际协同治理.但国际协同治理的进路艰难,且存在诸多困境.我国应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国际协同治理的路径,寻求加入国际主流规则体系实现自身诉求,适当转变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互惠原则弥补条约层面的缺失,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治理模式,引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国际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00.
《中州学刊》2021,(12)
在我国,运用刑法手段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已成为司法常态。近年来通过刑法惩治,我国污染环境犯罪高发多发、恶性案件较多的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基本上达到了犯罪预防的效果。但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考察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对污染环境犯罪的精细化司法尚未完全实现。影响污染环境罪司法判断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法益是否为污染环境犯罪侵害的实质客体;不同类型的法益在污染环境罪判断中是否存在位阶差异;污染环境罪司法判断应采取实质判断还是形式判断。对污染环境犯罪应走多元治理的道路,通过加强法律治理、行政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机制配置,并实现其充分协同,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