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47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905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本体论一直研究的就是事物的质料与形式,而不是其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关系。同时,由于希腊人在语音与文字之间不做区分,因而在哲学史上,特别是自阿奎那和笛卡尔到费希特和黑格尔哲学时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倾向,即对作品自身的技术媒介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一系列哲学史资源追溯了这种倾向,并认为:只是到了海德格尔时期,对技术媒介的哲学意识才第一次出现,数学与媒介的连接、媒介与本体论的连接也以更加精确的术语而得到阐明。  相似文献   
22.
中古至近古时期,东西方不乏一些有关语言本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尤以西方相对较为突出。这一时期人们有关本问题的探索,在继上古时期人类即已开启的语言工具论、语言符号论、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理念继续得以向前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语言天赋论等语言本质理念,也出现了不少对后世有关语言本质理念的发展与深入有着一定程度影响的、重要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23.
任何科学研究和实践都离不开一定的本体论承诺.在翻译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由于人们对翻译本体的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不同范式.在语文学的视角下,人们主要从文艺学出发,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结构主义的视角下,人们主要从语言学出发,认为翻译是一种等值的再现活动;在后结构主义的视角下,人们更多地关注翻译的方法论和价值沦.对翻译本体的探讨也呈现出多维的态势,不同的本体追求与范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因而他们应该是一个互补的关系,而不应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它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以"实践本体论"这一名称来标志"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新哲学,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来理解他的本体论思想。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实践本体论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25.
语言能够表达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但是语言往往又不能准确传达人的所思所想和内心体验。在以语言游戏为主要方式的后现代语境下,语言由工具转变为主体,语言本身即是意义,或是消解了意义。然而语言游戏消解的只是一般的、严肃的意义,却转向了特殊的、鄙俗的意义。语言游戏虽然致力于语言技巧的探索,但“言不尽意”的矛盾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6.
在摸索如何实现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道路上,现代新儒家前三代学人大多都致意于重建形上学的努力,表现出自觉创构本体论的理论冲动和精神蕲向.作为现代新儒家之重镇,方东美没有如同其他人那样,承接宋明儒学以采取"新心学"或"新理学"的进路,而是归返于先秦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并建立了"含情契理"的生命本体论.通过他探求"太初之指"、索寻宇宙人生之本体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由中入西,最后又援西归中的学思心路;同时,从中也能够见出由提出"生命"这一核心范畴,到依循"体用不二"的传统论证方式阐发其功用,以确证生命的本体论意义和地位,进而展开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7.
罗伟 《船山学刊》2006,(3):72-74
老子的为道思想是一个整体性体系,既包括本体论上的探索,又包括由本体论引申出来的对人生、社会理想的追求,以及辨证的方法论体系,内涵深刻而博大。本文试从老子的“道”学产生的背景谈起,进而论述“道”论体系及如何为道。老子的为道思想虽产生在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是现代哲学和现代人十分重要的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28.
俞宣孟先生认为,本体论是一种以“存在/是”为基底和借助逻辑推导建构起来的概念体系哲学。西方哲学以本体论为核心,而中国哲学则把悟道放在首位,把修身养性的道德教化视为哲学追求的最高目标。中国哲学有自己的形态,不应依傍西方,而应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梳理了这一见解的论证思路,觉得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俞宣孟先生对本体论的界定较为狭隘,并且以有或没有普遍的概念体系来判断中西哲学的形态的主张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作为普遍科学的本体论有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中国哲学依傍西方哲学固然不好,因为这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表现,但目前中国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在于如何补缺。努力建构理性化的概念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推导,正是中国哲学需要补足之处。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始终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实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观点,要求人们面对现实的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将理论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在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变成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与辩证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0.
《求是学刊》2019,(3):44-52
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本体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况到马克思那里实现了转向:寻求世界始基的本体论转换为人类意义世界如何奠基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抽象地谈论本体没有意义;人类以社会性的连接方式进行实践活动,产生意义世界,哲学应以此作为本体。然而,马克思面对的却是意义世界遭到了严重破坏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重建意义世界,其意义本体论的价值旨归是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