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面临巨大的挑战。生活在20世纪严峻的政治形势下的本雅明对于人类历史和时间本质的思考,为我们这个时代继承马克思的文本,回应马克思的历史解放诺言,为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视角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3.
许多研究者,比如汉娜·阿伦特根据本雅明对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卡夫卡的阐释进行解读,认为本雅明是位没落失意的旧式文人,而不是关注文学与历史现实的激进革命思想家.本文从"希望"这一中心概念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澄清了这一错误认识,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本雅明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本雅明在辨析浪漫主义、弥赛亚主义、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对艺术生产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回到马克思哲学语境中,将唯物主义思想引向了社会文化批判,以此揭示艺术生产的逻辑、主体以及功能问题。本雅明的艺术社会学批判以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试图阐释艺术革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理论根源,从而为“图像-视觉”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建构提供哲学基础。从视觉文化批判的角度看,本雅明的这一理论既具有阐释社会存在的意义,又重新建构了社会生活与艺术现象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展开深入的批判,因而体现了一种基于艺术社会学批判的视觉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5.
本雅明最著名的艺术论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宣告了技术引发艺术生命政治的革命性转向。本雅明认为技术渗透艺术身体之后,制造了艺术的三重生命形式。以灵韵隐喻生命属性的艺术的生物生命转变为以复制品为象征的艺术的形式生命。在这种时代转向和生命隐喻的背后,本雅明乐观地预见一种具有救赎美学价值的未来生命的共同体愿景。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作品与作家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加速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价值的降低。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的全新阐释,给艺术生产提供了更广泛的理论发展空间。同时,艺术生产理论也避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说”、“镜子说”等过分强调客体贬主体作用的不足,而把艺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就使得艺术创作最终走下神坛,成为可以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7.
迄今对本雅明思想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对现代主义及其"后现代"转向的披露上,而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深层的批判性题旨.这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失落批判性精神使然.其实,本雅明整个思想的意旨在社会批判,在于通过其特有的意象语汇展示现代主义中令人悲哀的方面,从而指明消除或医治其弊端的根本所在:告别主体性.正是在这一点上,本雅明向现代主义中注入了"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08.
马克斯·韦伯的"除魅"概念因其对西方理性化所导致的意义危机的深刻把握而成为文化分析的有效理论工具之一。在做出这一判断的同时,韦伯同时也指出了、批评了"除魅"之后种种"返魅"的现象。结合此前的席勒和此后的本雅明的有关论述来看,所谓"返魅"其实是文化艺术对"除魅"后世界的"赋魅",它既可以选择回归传统的形式("返魅"),也可以采取重新创造的方法("造魅")。"除魅-赋魅"的双重过程和悖论逻辑不但反映了现代与传统的内在关联,而且也蕴含着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现代人也仍然需要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现代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给世界"赋魅"。从这个角度看,韦伯所说的"除魅"或许就没有发生,发生的只是"赋魅"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09.
当下,艺术创造作为概念,俨然已被文化创意所替代。其原因主要有三:现代技术的革新、审美经济的勃兴和艺术自身发展对"美的艺术"观念的打破。在艺术创造向文化创意转化的过程中,对艺术创造形成内在规定性的美的神圣性并未得到有效延续,从而使艺术审美中潜藏的审美悖论凸显出来:艺术是呈现真理、引导本真生存还是创造"美丽学"之"美";艺术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审美价值还是追逐经济价值;艺术审美活动对人的主体性是审美超越与还原,还是审美满足与强化。由此,艺术创造转化客观上带来了现实感性的充盈,同时也造成文化垃圾的充斥。这两者无论在审美实践层面,还是在美学理论层面,都引发了诸多问题。在20世纪早期,西方诸多理论家已对此关注并深入反思,尤以海德格尔、本雅明为代表。虽然两人理论的基础、进路等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却从不同维度对当下如何突破艺术创造转化所造成的理论困境提供了启示。这种启示在于,重树美的神圣性对艺术创造及文化创意的内在规约,实现美从认识性对象到生存方式的转换,促成美学学科由认识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0.
本雅明对语言问题的思考并非是片段、零星的,在其晦涩的语言观阐释中包含着对现代性进程的独特体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本雅明把马克思主义辨证批判的思维方式融入到对语言的思考中,看到了语言背后的现代性问题。或者说,他是在借语言问题,展示了一幅现代性语境下人类语言堕落的图画。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堕落,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的堕落。对于本雅明来说,正是翻译摧毁了现在堆砌在堕落的人类语言上的废墟,使纯语言的光芒在翻译这个“深海采珠”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