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梁晓声的亲情小说很有散文的味道,这是梁晓声的亲情小说给我最强烈的感觉。梁晓声的亲情小说,如《父亲》、《母亲》、《黑纽扣》等篇幅短小,小说的主人公也大都是作者身边最亲近的人,几部作品相互独立又同时被每部作品中所共有的“我”紧紧联系到一起,形成了相互有关联的整体,构成了一组组家庭生活的画面,同时也将作者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中年的整个思想感情串联起来,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梁晓声的亲情小说都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而这种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给读者以强烈的真实感。一  相似文献   
12.
佚名 《现代交际》2006,(4):43-43
提起梁晓声这位曾以锦绣文章予我们心灵震撼和升华的当代著名作家,人们常常想到的,是他十几年前捧送给我们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著名小说。大多数人只熟识文章华美的梁晓声,而极少真正认识交际场合中的梁晓声, 更少有人对他的口才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心中的圣土     
宣敏 《成才与就业》2014,(23):54-55
正生活给了我们许多:繁华、孤寂,成功、失败,喜悦、懊恼……凡此种种,让平淡的生命充满了生机。而每一个人的心中,总会有一块透彻心扉的圣土,每每回味时展现不经意的笑容。在我的心中就有这样一块圣土,成了我人生足迹的驿站,那就是让我流连忘返、沉湎其中的学习。学习引领我走进书的世界,陪伴我走过了人生的四十个春秋,让我认识了梁晓声、张抗抗、王安忆等作家,认识了《包法利夫人》《乱世佳人》《茶花女》等名著,让我沉醉于那片圣洁的殿堂而不肯自拔。  相似文献   
14.
别给自己背负那么沉重的称谓,会刺痛人心的。  相似文献   
15.
贺中 《青岛画报》2012,(7):64-65
6月,电视剧《知情》在央视一套热播,同名长篇小说也同期面世,四十多年前那段纠结着青春与创伤、理想与摧残信仰与幻灭的岁月再次震撼呈现.作者梁晓声应邀来青,与岛城知青见面,并向媒体畅谈作品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普通人     
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在北影院内,甚至范围缩小到我当年居住的十九号楼内,这是司空见惯的事。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  相似文献   
17.
于树军 《唐都学刊》2013,29(5):116-121
梁晓声知青小说以浓重的知青情结和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高扬而独树一帜,在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小说创作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不过,其知青小说因此而招来了不少的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被认为小说中缺乏对知青运动、文革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然而,纵观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创作的流变,不难发现其小说创作的深层动因远不是一些论者所批评的那样简单,而是梁晓声的知青情结与创作伦理的背后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为一代知青的青春和生命找寻意义与价值的明证。  相似文献   
18.
梁晓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商品化的大环境下他们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些形象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时代某一群体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当中国走上现代化建设之路,社会开始转型的时候,精英文学逐渐走向边缘,梁晓声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与其他作家寻找平民身上的劣根性不同,梁晓声更多的是从平民立场出发,去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现他们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正直和善良的本性,将人们心灵光辉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充分表现了梁晓声现实主义的平民化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东西南北》2014,(1):62-63
与任何评选别无二致,诺奖同样难达所谓的“绝对公正”:政治倾向、创作题材、时代的文学趣味、翻译传播的力度,甚或候选人的国籍种族、性别年龄……如今我们梳理诺奖百年间的20位重磅遗珠,思想的光芒终不被遮蔽。翻开书页,也许是对他们最好的坌己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