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宋朝以后文人士大夫的梅花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平 《江汉论坛》2005,20(5):103-106
梅花在先秦时期,引起中国人注意的是它的果实,它的果实是作为调料的。中国文人对梅树的花的注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题咏诗是陆凯的《赠范蔚宗诗》。到了唐朝,咏梅花诗逐渐增多,但这一时期,梅花的文化内涵尚不丰富。宋朝,是梅花文化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赋梅诗的增多,梅花文化涵义扩展并定性,梅花开始入画,梅花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元明清时期,梅花文化主要是继承宋朝,不再有更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2.
关于大庾岭的名称应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的解释最可信赖,即西汉时有监军庾姓驻此,故名庾岭。唐以来通称梅岭,是因岭上多梅,与梅鋗等人无关。庾岭梅花最迟在六朝后期开始闻名,以花期特早、枝分南北、花色红小著称。岭路开凿之后,交通繁忙,沿路梅花生长艰难,风景难以持久,但历代风雅过客和当地官吏屡有补植,使这一风景名胜兴废继绝,延续至今。庾岭梅景规模有限,其实际观赏价值并不突出,但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梅花之祖、春信之先、华夷分野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迁客行人登临观赏无不深有感触,因而庾岭梅景在梅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3.
104.
梅花与绘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梅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作品丰富。该文通过查阅历代画梅理论、历史与画册等,在对画梅历史做了简练勾勒的基础上,着重对画梅的种类、枝干的形态和花朵的画法等方面进行归类研究,梳理出画梅种类上宫梅、野梅之别,枝干形态上直立、横斜、倒挂、稀疏和繁密之异以及花朵画法上勾勒着色、用色点染、点墨和圈白之变。这对把握历代画梅的技法演变、崇尚审美与精神追求等规律和认识中国绘画与梅花美学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董晓燕 《今日南国》2006,(14):36-37
用“巧笑情兮,美目传兮”来形容她是最适合不过。虽然为人妻为人母,走过10多年风风雨雨不平凡的历程,但她的脸上不曾留下岁月磨历的痕迹,反而历练成一股成熟、优雅的女人味,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个成功者的魅力。她,就是北海精益混凝土公司董事长耿晓梅。  相似文献   
106.
明末昆山文人张大复著有《梅花草堂集》、《梅花草堂笔谈》、《闻雁斋笔谈》、《昆山人物传》等作品。其中,六卷本的《闻雁斋笔谈》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四卷本的《梅花草堂笔谈》初刻时间为明崇祯三年(1630),但因兵燹之灾,《笔谈》部分刊板散失,后世流传版本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修补本。  相似文献   
107.
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名胜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孤山梅花始盛于中唐,有梅株遗传至宋初。林逋生前孤山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南宋孤山皇家园林植梅盛极一时,凉堂、西村植梅都有数百株。元初孤山梅株被毁,元顺帝至元五年江浙儒学提举余谦修葺林逋墓,建亭植梅以为纪念,奠定了后世孤山林逋遗迹纪念性植梅的基本格局。林逋植梅三百六十株的说法出现于万历年间,应是基于元明以来林逋墓地植梅规模的一种想象,没有史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南宋杭州西湖梅花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时期的杭州西湖是中国咏梅史上最重要的时空地域.南宋西湖梅花有着独特意蕴、特殊审美.南宋西湖梅花,是堪破帝都风月繁华的"美人",蕴蓄着中国咏梅史上最好的审美形态,同时作为审美与意蕴最佳的正反两面观照,完成了林逋对人世静谧永恒关怀的"高士"范型,成就了林逋及梅花在中国咏梅史上的最高文化品象.  相似文献   
109.
古道红梅     
许化鹏 《源流》2011,(17):86-87
"仙人驻足还留迹,梅树无花尚有香。"明朝官吏顾应祥在咏广东乳源古八景之一的"梅花仙迹"诗中这样写道。梅花,原乳源县辖地,今属乐昌市梅花镇。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留下了"神兵踏开粤岭雪,湘南烽火连三月。青山处处埋忠骨,古道梅花壮英烈"  相似文献   
110.
罗光辉 《华人时刊》2011,(11):66-67
看腻了都市的玻璃和金属,厌倦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来到云雾缭绕的闽(福建省)西南山区。行走在山谷盆地间,我看到了与青山绿水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大小土楼,感受到了前人为生存而生出的智慧和智慧以后的章法,以及没有科技而胜于科技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