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模糊语言与模糊修辞——评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传统修辞学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要求说话写文章做到准确、鲜明、清楚,忌讳模糊、含混、不清楚.可是,客观世界林林总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种纷繁的事物,以及事物间瞬息万变的联系,都具有模糊性和非定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王蒙以特有的文学创作经验和感悟对小说理论的探讨和思考,成为我国文学理论中富有学理价值的文字,对小说模糊性的认识是王蒙小说理论的重要内容。王蒙认为,小说的价值就在于为生活提供一个参考的文本,小说建构了一个阔大的精神空间,其中的意义空白需要读者加以填充,小说的世界是混沌的世界,是确定性缺失的世界,作者和读者都无法穷尽其中的意蕴。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分析口语中常见的模糊表达的语用类别入手,提出了一些对模糊信息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24.
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地理、历史、文化渊源,思维方式方面体现出许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的方法上的辩证、整体性与个体、分析和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差异,在思维进程或轨迹表现为迂回式、圆式与直线式的差异,在认识世界的途径上为直觉、体悟与理性抽象,从思维的结构分析表现为具象与逻辑思维的差异,以及伦理性与科学性,过去趋向与未来趋向方面的差异.了解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会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缩短我们现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25.
随着模糊语义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我们注意到一些语义孤立地看是模糊的,可是进入组合以后,语义却变得精确了,本文拟从语义场的不同、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语境的作用、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组合前后音节改变的影响这几方面对其成因加以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模糊语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6.
杨雁楸  平军 《职业时空》2008,4(5):57-57
美术作品的意义既关系到艺术家主观意图的实现,又关系到观众能否理解作品以及能否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早期中国画主要讲述有利于“成教化,助人伦”的故事,用形象化的艺术语言弥补普通语言的缺憾。唐代王维力求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唐宋以诗词篆刻修养进一步决定作品的意境是否深邃。西方早期绘画主要功能也是讲述宗教故事,从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7.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文化的模糊性还尚未得到重视和探索,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证实文化与语言一样存在模糊性,并试图阐释文化作为符号系统的模糊性,文化概念的模糊性及交际中存在的文化模糊性导致的交际失误。文化本身的特性尤其是隐蔽文件是语言与文化及其他事物的模糊性根源。  相似文献   
28.
我国时双语教学与国际上通常的双语教学三种模式不同,具有自身的规范性,但是在开设的课程、双语结合的模式、考核的标准上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解决这些模糊性是促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从探索走向规范的关键。本文认为。我国高校目前的双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利用外语直接了解他国专业理论为目的,合理选用教材、分配中外文讲授比重和制定鼓励性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29.
"教(叫)"在近代汉语中有表示被动与使动的用法.本文讨论了"教(叫)"的这两种意思的源流及发展."教(叫)"的被动义由使动义转化而来.文中并以"教(叫)"和其他词为例说明,在汉语中使动句和被动句有互相转化的可能,转化有两个原因,一是两种句子形式相同,二是两种句子具有语义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30.
翻译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有机的结合将会极大地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拟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结合现实语料,加深语词模糊性的理解,并初步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