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代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是二战结束前中国留日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该校初为松本龟次郎私人所立,但随着日本侵华野心的日益膨胀,日本当局通过经费投入、人事调整等直接和间接手段将该校操控于手中,并通过专业设置和校外活动等对中国留日生实施殖民教育,企图将其培养成“大东亚建设”的协助者,致使该校逐步沦为日本培植“以华制华”亲日分子的重要基地。深究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对中国留日生预备教育发生殖民化转向的实情,可明晰近代日本民间教育机构被纳入政府事业运行轨道的历史宿命之所以然,亦能得出留学教育要遵循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宗旨、对外教育交流需警惕国际非正常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2.
历史一方面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及其序列,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不断建构和改写。中国历史人物郑成功在日本历代文人的笔下便经历了一个其身份不断被建构和改写的过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将郑成功界定为"吾大东日本之人",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日本文化属性;近代日本,郑成功的身份被认定为具有日本人特征的"日本种子发出的芽",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中日文化交融属性;现代日本,日本文人从郑成功身份的中国文化属性出发,认定郑成功为"东亚大英雄"。与此相参照,中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也是随时代而变迁:南明时期,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清朝时期则实现了从认定郑成功为"乱臣贼子"到"明季遗臣"再到承认其"延平郡王"身份的转变;抗战时期,郑成功被尊为"民族英雄";"二战"以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郑成功又被赋予"海洋英雄""东亚英雄"的称号。研究郑成功身份的书写史,不仅是深入认识郑成功本人的关键,也是揭示自江户时代至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拒斥等复杂民族心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3.
南非三重门     
南非的先民是谁?当然是黑人!没错,但殖民时代留下来的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后裔也认为自己是地道的非洲人。当南非的荷兰后裔在上世纪修葺了一座“南非先民纪念馆”后,也许我们在历史记忆中百味杂陈,但这就是真实的南非。  相似文献   
104.
影片《上海快车》反映出以导演斯登堡为代表的好莱坞运用视觉奇观展现异国情调的策略,它是美国电影对华人进行刻板形象描述的生动案例。由此可见,好莱坞在处理中国题材时,所持有的东方主义策略。影片通过对异国奇观的视觉营造,建构出一个地域上晦暗、神秘、诡异、落后的中国,及西方俯视东方的视觉立场;通过讲述殖民者在蛮荒中国被劫的故事和勾勒一个东方撒旦的形象,证明殖民地的混乱和殖民的合理性;通过对中国妓女褒贬参半的描写,隐喻出西方期待着一个可资利用的东方。  相似文献   
105.
恩格斯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有些国家特别是二战后一些新兴国家的国家形态与特点与恩格斯的阐述似乎有所不同,于是有的学者认为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已经过时,不能解释当今世界的国家形态与国家特点。例如阎学通教授在《恩格斯的国家理论与今天的国家形态》(以下简称阎文)一文中举例说明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已经不能解释今天世界的许多例外现象。这不仅是对恩格斯国家理论实质的  相似文献   
106.
日本"返迁体验文学"是日本昭和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由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而引发的国家崩溃、故乡丧失、无国界漂流感成为日本"返迁体验文学"的主题.而大连的日本"返迁体验文学"则体现出了更多的特殊性,松下满连子的<再见·大连>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透过大连的日本"返迁体验文学",不仅能清晰地看到多民族共同生存的都市空间中,战败后日本人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纠葛,也能更深入地揭示日本人对战争的重新认识和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107.
重婚叙事是维多利亚小说的高频叙事策略,涉及经典小说,常见于通俗小说,盛于惊悚小说,是19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及社会变革时期婚姻家庭状况的文学表征。重婚叙事在西方文学中有一定的渊源,主要呈现为"意外回归—确认重婚—激化矛盾"的叙事模式。维多利亚小说的重婚叙事在承继西方叙事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殖民回归"式的维多利亚时代特色,在描写有悖传统的婚姻乱象的表象下实现了善恶有报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108.
萧红名篇《生死场》从女性独有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地区传统女性的现实生活,观察女性在"生"与"死"两极中的徘徊、无奈与臣服。研究从传统乡土女性的定位如"无名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与"生殖链条上的牺牲者"三个角度切入,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分析,阐释女性在中国传统乡土中的命运,且对女性地位的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9.
20世纪初日本吞并朝鲜以后,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是“日本国臣民”为由,开始对朝鲜族实施殖民统治。在侵略东北的不同历史阶段,日本对朝鲜族的教育方针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亲日化”教育到“皇民化”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殖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0.
在长篇小说《城堡》中作家卡夫卡对女性做了精细的人物刻画.分析了其中的几个女性角色的各自不同的命运以及造成此等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详尽叙述并讨论了女性问题。作者认为。长期以来女性一直在为自身的权益和社会地位进行抗争,但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使女性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男性社会中,女性注定只能屈服于男性,这种自我接受和放弃使得女性默默地忍受着男性的压迫和歧视,这不是某个女性的悲哀,而是这个集体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