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0篇 |
理论方法论 | 23篇 |
综合类 | 90篇 |
社会学 | 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一个由13个英属殖民地组成的弱小邦联国家,在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世界性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崛起除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外,更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1620年9月6日,"五月花号"帆船载着102人由英国普利茅斯出发,横渡大西洋前往北美新大陆。 相似文献
42.
简析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4):31-33
近代以来 ,随着大批关内人民流入东北 ,东北近代城市逐渐兴起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旧有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向近代迈进 ;二是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三是原有的一些驿道中枢或军事重镇 ,由于交通运输路线的变更以及政府政治、军事目标的改变而渐趋衰败。近代东北独特的社会环境对城市的兴起有巨大影响 ,从而形成近代东北城市的以下特点 :第一 ,近代东北城市 ,尤其是新兴城市的人口主体是外来移民 ,而非本地人口的自然增殖 ;第二 ,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于铁路、码头等交通线附近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第三 ,近代东北城市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相似文献
43.
独立战争前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特点一是教育提携经济;二是以经济为首要因素的反英斗争和殖民地内部阶级斗争激烈;三是南部和北部经济存在差异;四是北美殖民地经济是在掠夺和消灭印第安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是殖民地经济带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性. 相似文献
44.
关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种认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第一种是近几年提出的,是一种新认识、新观点。第二种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认识,符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本文仅就第二种观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5.
在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文学演变中,从早期受清教徒思想的影响,以圣经为重心来描述生活,到后期受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以追求民主为重心来要求社会的改革,可以看出,文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具有改革思想的文学家们,合理的运用文学的影响力,激发了美国人民的斗志,对美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斗争,是美国人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由民主社会的开端.而在这场革命中,殖民地时期的文学在唤醒当地人民的改革意识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奠定了独立战争坚实的群众基础,获得人民的广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6.
潘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9-116
当欧洲人到达新大陆之初,拉丁美洲屡次遭受疫病的沉重打击。这些疫病主要是由于欧洲人带到新大陆的病毒引发。疫病的频发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疫病带来了大量人口患病或死亡,造成新大陆劳动力的严重短缺,进而开启了拉丁美洲的黑人奴隶制。其次,疫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土著人口的战斗力,从而加快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征服进程。再次,疫病的频发影响了土著印第安人的人口构成。最后,在客观上,殖民者在抵抗疫病的过程中也将更为科学、合理的防止疾病发生的理念和措施带到了新大陆,促进了拉丁美洲医药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郑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1):205-213
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是近代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地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伪满洲国是日本殖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人为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独立国".1932年由关东军谋划并经日本政府默许下制造出来的所谓"新国家",可以说是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满洲经营"国策的必然产物,所谓"满洲问题"是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左右日本帝国对外扩张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帝国的重要环节."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在殖民侵略台湾、朝鲜半岛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殖民侵略模式,这种殖民侵略模式后被推广至中国的华北、华南、内蒙古乃至东南亚地区.日本东洋史学配合帝国政治需要实现了"满蒙史地研究"与帝国"满蒙政策"的合流.日本满蒙学研究者配合帝国的国策政治,制造出一个独立的学术空间"满蒙学".就殖民地属性而言,伪满洲国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政府,是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方式转变的起点,同时也成为日本帝国覆亡的原点. 相似文献
48.
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各国殖民统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有着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是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与现代国际法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柏林会议是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主义体系主要由三类不同程度上依附于宗主国的地区所构成,即殖民地、保护领与保护国、托管地。虽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保护领和保护国同殖民地在对宗主国的依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同时,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9.
英国由民族国家向帝国的转型带来了究制困境.一方面,殖民地的出现带来了对原有宪制框架的挑战;另一方面,帝国多样性的宪法结构引发了内部权威的分散和深远的张力.与此同时,代议制的发展贯穿于其中,催化着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冲突.其表面的争议是征税权、代表权、立法权,事实上更深层的法律问题是帝国的宪法本质是什么,以及帝国的主权在何处.在一定程度上,英帝国对该问题处理的失败,是导致北美革命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0.
1913年夏天,在开罗以南尼罗河东岸的一片田地里,一个名叫弗兰克·舒曼的美国工程师站在以英国总领事基奇纳勋爵为首的一群埃及殖民地精英面前,启动了他亲手发明的仪器。一会儿,一个水泵里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来,浸湿了他脚下的土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