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3篇
丛书文集   412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051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目的论,对应用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之下,分析了苹果手机英文说明书的汉译策略。  相似文献   
32.
对虚假民事诉讼相关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3.
处分原则是最能反映民事诉讼特色的基本原则。由于诉讼传统、理论以及观念的差异,各国关于处分原则的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模式:大陆法系的"处分权主义"、英美法系对抗制下的处分原则、苏联的"职权干预式"处分原则。其中,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为中国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处分原则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34.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序中具有独立的属己利益支撑。民事诉讼程序应当淡化国家色彩,以个人的程序利益保障为基点,实现个人的独立性程序地位,进而使民事诉讼程序获得真正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5.
正曹俊峰教授是蒋孔阳先生的学生,我的大师兄。记得我们三个师兄弟的硕士论文就是在蒋先生《德国古典美学》的启迪下分别选择了康德(俊峰兄)、席勒(张玉能兄)和黑格尔(本人)。毕业30多年来,俊峰兄把研究康德哲学、美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耗费了极大的心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36.
.普遍管辖权原为在刑法领域惩治某些严重侵害人权的国际犯罪的手段。近年来,随着人权普遍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部分国家和国际社会中出现了建立普遍民事管辖权制度的思潮,并且通过立法和部分判例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综合来看,普遍民事管辖权为世界各国充分接受的时机仍不成熟。目前,吸收普遍民事管辖权的合理价值并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仍然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7.
<正>原本以为会有一场美好的恋爱,却遭遇冷酷男人的遗弃,连肚里的孩子也不被承认,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短暂的相处中,她被迫与他发生了关系伤心无奈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想到娘家。宋佩珊两年前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广东省清远市妇联的,那时她挺着个肚子,肚里的孩子已经6个月了。用她的话说,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才想到来这个最让她信赖的地方,寻找温暖和支持。  相似文献   
38.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入手,根据威密尔对于功能目的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这一观点的反驳,对比分析功能目的论和文学翻译批评理论轨迹的契合之处,发现不论是在功能目的论中还是文学翻译批评中,文化因素,语境、读者等因素至关重要。其次,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实践层面进行论证,最终得出功能目的论适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9.
民事诉讼调解,又称法院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就双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调解协议,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其争议即实体权引义务所达成的,并经人民法院批准通过的协议.  相似文献   
40.
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使双方互相谅解和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结案了事,已成为处理案件的主要方式之一①。但实践中,对这种结案方式缺乏分析、归纳和总结,导致认识与界定不一,没有最终形成制度体系。文章对这种结案方式,从概念属性、价值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非裁判性纠纷解决制度,有效化解民事诉讼纠纷,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